西斯汀合唱團台北獻唱

期數
3686
刊登日期
2014.10.10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12 日

(天亞社訊)教廷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一行七十人在帕蒙席(Massimo Palombella)帶領下首次前往台灣,並已於九月廿五日結束為期四天的香港、澳門和台灣音樂交流。

這是繼二○○六年「藝術與宗教」展出後,教廷與中華民國近十年裡第二次重大文化交流活動。當年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辦的特展,展出梵蒂岡博物館典藏的卅二幅古董繪畫精品,轟動全台藝術愛好者。

合唱團先後於澳門和香港獻唱,再於廿三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進行「天籟靈音」的演出,讓全場二千多位聽眾欣賞到就算去了梵蒂岡也不一定能享受的聖樂盛宴,覺得距離神更近了,並期待他們能再度來台。

在台灣外交部廿二日舉辦的歡迎餐會裡,教廷駐華代辦陸思道蒙席(Paul Russell)說:「這次獻唱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它象徵在中華及歐洲兩個歷史悠久且博大精深的文明之間的連結。台灣以其中華文化與開放、自由、民主的社會,對於推動不同文化,特別是歐洲文藝復興式的文化及中華文化之間深度的對話及理解,即使放眼世界,台灣都處於一個優勢的地位。」

陸思道蒙席又說:「這個時代我們雖然有著便利的資訊及發達的交通,但種種分裂與緊張似乎也日益加深,我們總是需要人與人之間更緊密的團結,而這次演出即是出自一種冀望於不同的人民與文化能夠邁向和諧與和平的衷心渴望。」

他透露,十年前就曾有人提議邀請西斯汀合唱團訪台,不過在當時是不可能的。而今不但成為可能,且更令人高興的是它帶來一整系列的精湛樂曲。

台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致辭時強調,中華民國是教廷在慈善及人道救援的合作夥伴,而這次是繼雙方於二○一一年簽訂教育採認協定後,開啟了音樂交流的新頁。

 

帕隆貝拉蒙席:合唱團促進對話

帕隆貝拉蒙席致辭時指出:「從二○一一年起,教宗本篤十六世就開始一項計劃,繼由現任教宗方濟各全力推動,使西斯汀教堂合唱團能透過音樂致力於促進基督徒之間的對話。歷經赴莫斯科、倫敦、萊比錫等地的巡演,與東正教、聖公會及信義會團體進行種種交流,藉由藝術、共同性及一種超越神學與官方的語言來開啟對話的橋樑,並促成彼此的相遇,成為真實且有效的文化交談基礎。」

愛樂文教基金會經理丁達明對媒體表示,西斯汀合唱團由男童與成人男歌手組成。這次來台演出多首專為教宗所作的聖樂樂歌,包含阿列格裡的《求主垂憐曲》。傳說這首曲原專屬教廷,只能在西斯汀教堂演出。

與這次音樂會相比,○六年的繪畫特展由國父紀念館、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天主教輔仁大學、法藍瓷、聯合報系合辦,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策劃執行。這次音樂會則由台灣外交部、教廷駐中華民國大使館、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等重要單位合作下舉行,都是克服首次舉辦的種種困難。

同樣地,帕隆貝拉蒙席透露,西斯汀合唱團此次演出的曲目都出自極優秀的作曲家,為歷代教宗所主持的種種慶典應邀作曲,展現出基督信仰在精準的歷史時刻與各文化中所產生的藝術進行對話,透過演出分享東西方音樂的豐富傳統,成為新的溝通及共融管道。

有台灣教會人士表示,雙方交流必須有來就有往,教廷近十年裡向台灣展現「精品文化交流」,而台灣從七○年代至今,卻只有宜蘭蘭陽舞蹈前往梵蒂岡表演,獲得最近三位教宗接見。

該教會人士認為,國立故宮博物館擁有最豐富的中華文物最近前往日本展出,以及在信德年開閉幕禮等重大活動中,台灣原住民教友的傳統舞蹈表演,都是值得展現給教宗和歐洲天主教徒的文化活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