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緬甸之旅

期數
3693
刊登日期
2014.11.28
作者
恩保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30 日

現在我就以這一次令我著迷的旅程來結束我的緬甸之行。當日,我們乘車前往仰光以北的一個少數族裔聚居的省份Leiktoh去,車程八小時,非常遙遠,那裡的天氣比較寒冷,因為是在高山上。我入住堂區神父宿舍。

翌晨,病人大清早已蜂擁來到。醫生、牙醫、護士及義工忙得不可開交。雖然輪候的時間十分長,病人和家屬仍耐心平靜地等候,毫無怨言,我非常欣賞。義工們急忙為眾人準備膳食。從澳洲來的兩位專家則負責診斷較重病者,然後轉送到仰光的醫院去。其中一名女孩被她的精神失常母親砍去九隻手指,她被轉介到印度治療。聖雲先會主席黃醫生就是這醫療計劃的「火車頭」,推動整個項目。護士是醫生們的最佳助手,協助醫生施藥及向病人解釋基本的健康護理方法。整個團隊會在該地停留數天照顧病人。他們對病者的愛心耐心令人感動,全無一句難聽的用語。病人和家屬的行為亦值得表揚,他們排隊等待,全無問題。

其中一位牙醫告訴我,他是天主教徒,他快將結婚,未婚妻也是醫生,也一起參加義務工作。

另一件令我感動之事就是他們帶我到附近的墳場去,第一批到緬甸傳教的宗座外方傳教會會士就是安葬在這裡。一位修女告訴我,她們的修會就是由宗座外方傳教會會士成立的,所以我們是「親戚」。在瞻仰山中這些墳墓時,我真感到自己的卑微,萬分不配,感謝先哲們為我們所立的榜樣。 

晚上,黃醫生帶我們去探訪一位女士,聖雲先會的副主席,她的房子相當美麗,飯廳放滿各類種子,她是買賣種子的商人,似乎她的生意也不錯。

當晚,正值月圓之夜,佛教徒舉行盛大慶典,鼓樂喧天,直至深夜。他們所播放的音樂,非常現代,我想這是現代佛教流行的音樂嗎? 

晨早五點三十分,我往參與彌撒, 竟發現在後排坐著四對新人,我好奇地請問本堂神父,這麼早便舉行婚禮嗎?他說是兩對新人舉行婚禮,其餘兩對是伴郎伴娘,不過衣著相似而已。這裡的人習慣早婚,很年輕便結婚了。彌撒在六時開始, 只有他們的父母們稍稍遲到。彌撒完後, 他們便回家用餐。在聖堂,亦有其他學生參與彌撒,他們是附近天主教學校的寄宿生。負責管理他們的修士每早都會司琴, 孩子們便高聲詠唱,嘹亮的歌聲老遠也可聽到。

在結束我的緬甸分享時,我強烈感受到緬甸正邁向與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共融團結。亞洲所有國家也將共享和諧,成為人類和平共存的標記。

寫於十一月十三日


暫留泰國兩天

親愛的香港朋友,我在曼谷逗留了幾天,入住宗座外方傳教會會院。我們的傳教士在泰國做了很多傳教工作。我探訪了幾間收容被遺棄兒童的院舍,那裡的修女和義工做了很傑出的工作,我亦跟隨神父和修女們到貧民區去。那些貧民區就像香港以前的木屋區,不過,那些木屋建得比香港的堅固得多了。貧民區內的居民大多是附近工廠的工人,他們都很有禮貌。神父們告訴我,貧民區也是毒品的販賣中心。 

然而,我此行的目的仍是探索福傳之旅的可行性。我曾作出很多查詢,通常一般的第一個反應是猶豫及小心翼翼的。直至昨天晚上,我和一位泰國神父和一位華籍女士到達唐人街的玫瑰堂,見到助理本堂,一位越南神父,若瑟神父,他對我提出的福傳音樂會甚有興趣,他看到箇中意義。

在泰國華僑中,潮州話最為普遍,其他中國方言亦有應用。年輕一代則多用英語和泰語。在泰國亦有很多著名的天主教學校。我想泰國的福傳之旅也是可行的。 

寫於十一月十四 

待續╲系列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