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保衛立法會先於特首選舉

期數
3800
刊登日期
2016.12.16
作者
陳樹暉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2 月 18 日

梁振英最近宣布任內最重要的決定:不連任。宣布當天全港歡呼,Facebook 上頻頻出現慶祝、捧杯的分享、名人紛紛表態「支持」梁振英決定。

當天網上也普遍出現一種「對立」,有人認為這是公民社會的「階段性勝利」,抱此觀點者除了普羅大眾, 也是傳統泛民主派的觀點;另一面就不敢樂觀,因為北京即刻拉下梁,但以「釋法」至司法覆核取消議員資格的破壞仍然進行,香港人實在沒有興奮的餘地,而梁在過去四年多的破壞也是無可挽回的爛攤子。

雨傘運動後的香港已經不一樣, 雖然社會普遍政治化有明顯效果,各種有關香港前途的論述也隨之成長,立法會選舉結果也表明時代與方向的更替, 但社會上的組織力和群眾運動參與度卻不加反減,剩下的只是各樣的選舉。近兩年來,社會明顯欠缺重大運動回應政府,甚至遊行、集會人數屢創新低,而政治目標也被泛民主派為了迎合大眾以側重「梁振英下台」,偶然會提出「換人換制度」卻又不敢重申「雨傘」前由全港人經電子投票投出的普選方案,只希望被動地「洗牌」。

現時,民主派成功在特首選委中贏出三百二十多席,甚至計上個別界別的民主支持人士,席數可達三百三十人。雖然此次為民主派的一大里程,但不得忘記,即使手執四分一的選票也難以改變北京及商界作為最終「話事人」的角色,民主派在不公平的制度中也只能減少建制的選擇。執筆之際,民主派能否影響整場特首選舉,或者是言之尚早。

當下最重要的政治目標不是特首選舉,而是對抗北京透過梁振英實行的政治打壓,以司法覆核取消議員資格。四名議員將會面對梁、游的命運,一旦四位被剝奪資格,立法會作為民選機關的角色只會不斷被削,最終變成沒有認授、沒有選擇的「立法機關」。

北京的盤算就是進一步打擊民主運動的發展方向,把香港僅有的民選公權力(相對而言,其他選舉產生的公共機關╱機構多為諮詢性質並無實權),破壞立會的民意認授就是徹底把香港所有的公權力成為獨裁政體,排除北京不滿的政治路線在體制之外。當下的目標, 就是以要求政府撤銷司法覆核,以此作為凝聚民意的公民運動基礎,全民保衛立法會。

我們必須檢視過去一個多月的事情。由梁、游事件開始,民主派並沒有為客觀的政治打壓作出明確表態,甚至在法院判決後只重申「事實證明不用釋法」,意指這是純法律爭議,卻無視了「釋法」已經成為事實,打壓陸續有來的發展方向。如今,四名議員再被覆核資格,民主派的回應卻無重心,只打出「689搞政變」等空泛的描述性口號, 卻無群眾行動目標作為號召。

時間已經無多,下一波的政治風波——特首選舉,又即將進行,香港政治的焦點將會被北京大力操控,令一眾無票可投的香港人分心,忘卻一群將被剝奪民選議員資格、由我們一人一票選出的議員。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