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窗内】來自遠方的天使
監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這一概念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到底還植根於多少人的心中?事實上,自香港回歸後,懲教院所的透明度愈加提升,外界對懲教工作及服務的認識愈加深入,而不同的信仰團體亦不時到懲教院所進行探訪服務, 關顧在囚人士在信仰及心靈上的成長!
作為一名長期監禁的犯人,除了每天見到的懲教署職員外,甚少機會看見陌生的面孔,漸漸地彷彿不懂得如何跟陌生人溝通。幸好懲教署早年已開始跟宗教團體合作,讓其團體組織義工到院所內開辦宗教聚會,這個機會使得我們在沉悶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期盼。
二十六年的牢獄生涯,我深深體會到「人獨處不好」是甚麼原因。當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跟其他人溝通,他的內心自然地會生出一個陰暗角落,許多負面思想亦會由此而生,因此我多年來都爭取參與不同的活動,目的就是可以跟更多的人接觸,特別是到監獄中服務的義工,好讓自己能保持一份積極而正向的心態。
現時到訪懲教院所服務的宗教團體及義工不在少數,就廣度而論,基督新教團體肯定獨佔鰲頭; 現時懲教署的二十多個院所都有基督新教團體服務在囚人士,當中的香港基督教更新會服務更長達四十多年,他們主要是希望將福音帶進監獄中,讓在囚人士能透過信仰作出生命的轉變。同樣地,佛教亦抱持相同的觀念,希望在囚人士能透過佛學的圓融思想,去惡揚善的觀念而改過自新。至於我們天主教會,很早年就已經有神職人員到不同監獄探訪囚友,但都是以個人身份,而且投入服務的時間亦有所限,直至到大約十多年前,由當年的監獄司鐸畢尚華神父以及盧和鐳執事成立了「香港天主教區教友監獄福傳組織」開始,天主教會便正式有一個團體性的監獄探訪服務。另外,亦有一些非宗教背景的團體或個別人士都有作出探訪囚友的服務,相信目的都是希望囚友可以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若然問我, 義工途長路遠到懲教院所服務,對在囚人士改過自新有幫助嗎?答案顯而易見:有。也許有些人會認為,義工到懲教院所也不過是跟囚友談談天、說說笑,沒甚麼特別,那便大錯特錯了。當然,義工到院所中給囚友舉辦活動,囚友當然高興。然而義工實際帶給囚友的卻不獨是活動中的一刻歡樂,而是一份用心的關懷,一份無言的扶助。事實上監獄事工並不是一項容易的服務,義工並不是參與一、兩次活動便能打開囚友的心,他們往往需要經年累月地前往服務,才能使得在囚人士打開心窗,亦唯獨這樣才能真正地了解並幫助囚友在身、心、靈上的改變。
這一條服務的路易走嗎?一點也不易! 但我可以告訴每一位義工, 你們的來臨、你們的付出, 每一位出席活動的囚友也感受得到。因著你們, 我們體會到被真誠的關懷、接納以及被愛。讓我們明白更生路上並不孤獨, 讓我們找回自信及尊嚴⋯ ⋯ 這一切一切都是我們重建新生的重要基石,因著你們這群天使,光自然地透進這陰暗幽谷。感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