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前夕 閱讀從「香港」出發

期數
3712
刊登日期
2015.04.10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4 月 12 日

新生代失去大部份閒暇,也花不少時間使用手機——玩不完的電子遊戲。四月二十三日「世界閱讀日」提醒青年人要忙裡偷閒,透過書本進入更廣闊世界,思考生活與人生哲理。

新生代知識和界眼不比上一代少,緊密的課程加上各項電子媒介輔助,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參與海外交流團更是等閒事,然而走馬看花的閱讀習慣,或使他們錯失香港美好故事與風景,紙本書能拖慢人的眼目,讓人駐足思考,雋永的作品尤其需要讀者靜心反覆咀嚼。

社會經濟急劇變化,香港人尋求方向與出路,為本土把脈的著作因此如雨後春筍。為青少年學習而言,教師勤於帶領學子到香港不同地方考察風土人情,高中通識科亦透過時事與歷史探討「今日香港」。種種社會環境與學習趨勢間接鼓勵青年以「香港」為閱讀出發點。

各大書獎和好書選舉、書店的專業推介,能夠為青年提供完備的參考書單。以香港為題材的好書針對不同年齡群組的閱讀需要,青少年繪本《姓鄧的樹》不單只勾劃新界的三代人故事,也鼓勵青年以溫情和敬意看待歷史和家園。若想深入認識香港的文化與風俗,已故風俗掌故專家吳昊博士的著作老幼咸宜。

近年不少有心人深入研究香港歷史,透過訪問和整理文獻推出新書,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的《薄扶林村──太平山下的歷史聚落》 等都是民間的研究成果。

若要略為抽離現實反思人生價值,小說可提供更自由的思考空間。本地小說作家的作品創意豐富又不「離地」,董啟章和陳冠中等探討香港的作品,內容都是香港人熟悉的人和事,他們擅於運用想像,帶領讀者站在不同角度省思香港議題。

在推廣閱讀以外,不同團體透過多種途徑與青年分享知識,例如公共書圖書館透過互聯網提供電子資料和網上圖書,又在指定分館設立「文化及歷史資源角」,提供有系統的文化歷史資料,並設立「香港口述歷史特藏」分享本地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愈來愈多民間團體參與「漂書」行列,讓讀者閱畢好書後與人分享,或交換其他好書,香港遊樂場協會等民間機構亦一直收集舊書,再於社區提交換書籍機會,鼓勵青年不斷閱讀,充實自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