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人神之間
聖誕節 (甲年讀經)
子夜
讀經一:依九 1﹣6
答 唱:詠 96
讀經二:鐸二 11﹣14
福 音:路二 1﹣14
日間
讀經一:依五十二 7﹣10
答 唱:詠 98
讀經二:希一 1﹣6
福 音:若一 1﹣18
還記得一九九三年的聖誕節嗎? 無論你當時是怎樣度過的,那一年在非洲阿爾及利亞的熙篤會隱修院團體,便經歷了一次不尋常的平安夜。我們都聽過很多溫馨感人的聖誕故事,這一個卻是真實在生死邊緣的「聖言成了血肉」事件。
那一夜,當隱修士在準備心神,等待舉行聖誕更課及子夜彌撒的時候,當地伊斯蘭武裝部隊突然出現於門前,持械欲闖進修院內。那是一份確實的恐佈, 因為當時已開始有外籍修道人被殺害,而政府亦有發出勸諭,叫他們撤走。
阿爾及利亞的平安夜
這是一個由法籍熙篤會會士組成的小團體,遠赴北非回教國家阿爾及利亞,在山區農村落地生根,以單純的臨在,與當地平民一起生活,與共患難。雖然這樣仍被曲解為外國勢力入侵的延續,但沒有動搖他們的傳教心及隱修精神。
原來恐怖分子是來要藥物,以作救護傷兵的; 經過一番對峙與談判後退走,沒有傷及任何人。可是隱修士們已經給嚇呆了,在無比震驚之下,心情難以平復。只是時辰已到,該慶祝平安夜了。據基司院長後來的反省筆錄:「在兩小時後,我們還得照樣做該作的事,那就是進行子夜彌撒,歡迎新生聖嬰耶穌!祂也完全無助,又同樣有被殺害之危險,生命受到威脅。接著,我們繼續默默地過活,並就在那裡找到了救恩。我們投入日常生活之中,不論是在廚房、菜園、聖堂,日復日地在平凡與安份之中,抗御暗存在世上的暴力。我們並且發現基督的召喚就在其中, 就是要不斷重生,不斷讓基督降生在自己及別人的人性內,不斷讓這降生於人性內的基督切實地彰顯世上。」
馬槽佈置脫離真實
當馬槽的布置愈來愈脫離真實,而變成趣味精品時,基司院長在經驗中反思的睿智,可有幫助我們覺醒過來?我們是否值得再問:「聖言成了血肉」奧蹟的真諦在哪裡?究竟耶穌誕生了在哪裡?答案是「寄居在我們中間。」(若一14a )可是不獨於物質和三維空間,更於內在與超性空間。我們願意像賢士般尋覓祂,為了朝拜及獻禮,還是像黑落德王般搜索,為的是執行追殺令?我們把聖子降生成人的奧蹟,只縮成幾個人偶擺設呢?還是接進自己的生命,活出它帶來的恩寵,讓它彰顯作普世性的生機呢?
今天依撒意亞先知書所指的佳音、喜訊及平安(依五十二7),具有雙重意義。聖達修聖師把這重大意義,用優雅的言詞表達出來:「噢 ,神妙的交易!人類的救主,不藉人道,由童女誕生。取了肉軀而成為人,卻以天主性賜給我們。」以天主性來交換人性,就如同以黃金換取塵粒一般不相稱,不過天主就是如此主動及意決。在隱修院每天更課結束之前, 修士們都會唱誦這句對經,正因為這是每天的希望, 生活的動力,蒙召的使命。
身先士卒 危難相伴
這項人神之間的交易,其神妙之處,首先在於天主這樣愛了世界,致使基督完全空虛自己,降生人間,與有限和脆弱,甚至破碎的受造物在一起。祂甚至身先士卒,不會在危難當前時離棄我們。這是何等的謙卑又偉大!祂不但取了人性,更使人性得以聖化,使人能在超性中增長,以抵天鄉得享天主的永福。於是恩寵便在人神之間不斷穿梭,以致「恩寵上加恩寵」。(若一16 )面對此偉大的奧蹟,我們真的為之語塞。但是為天主而言,祂的愛卻表達有餘。祂就是要把這份愛完全啟示給我們。祂並且親身穿越到我們人間這裡,穿上血肉和人性,用生命來說話。我們今天及每一天接獲的這份愛,這聖言,這耶穌,帶給我們光明、生命與平安。
你的聖誕願望是甚麼?
「聖言成了血肉」不是為使我們長生不老不死, 而是為助我們善度此生,從而也能進入永生。阿爾及利亞的熙篤會隱修團體真的為了主的愛「拋頭顱,灑熱血」。三年後的聖週前數天,他們終於被綁架,並在復活期結束前遭斬首殉道。「聖言成了血肉」是開始,十架苦難是必經,死而復活是完成。那七位熙篤會會士沒有含著怨恨而終,也不自視為英雄。他們自比作「世上無數無名暴力下犧牲者」的同儕,稱下手殺害他們的人為「最後一分鐘的朋友」。主耶穌召叫了他們,把祂自己交出來,結合在他們的生活中,他們便以自己的生命與主交換。
「合一」原是人神交易的目的,也是天主的願望。你的聖誕願望是甚麼?你想交換甚麼聖誕禮物?
•作者李達修神父為嚴規熙篤會香港 大嶼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