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法西朝聖行(三)

期數
3801
刊登日期
2016.12.23
作者
瑪利亞文
主曆
主曆 2016 年 12 月 25 日

我一整個月在法國每遇到這情況,都不了解箇中的意思,直至我在法國的最後一天,我一直在想我在法國這麼多天,究竟天主要我來這裡想我學到或領悟些甚麼呢?因為我一直認為我選擇走這條路,不是我安排而是天主替我安排的,有這麼多的朝聖路可行,為何要走這一條路呢?那天又不知道為甚麼經過的小聖堂總是關門,平常在路上無論有多小或有多古舊的聖堂,也會開放給各朝聖者參觀及祈禱,好像我愈是想問天主找答案,祂愈是要我多等一會⋯⋯最後我臨接近當天的目的地時,終遇到有一間較大的聖堂給我進內祈禱時,我忽然得到天主的回應,就是這句法國人用作「請求」的說話「假如是你的意願」。當時我在祈求我這次朝聖的意向,但法國人常用的這句「假如是你的意願」便在我的腦海出現,也給我聯想到法文請求(S'il vous plaít)的原意,也是有同一意思。故「假如是你的意願」就如是天主在回應我的祈禱,叫我不應只祈求我的意願,而是要祈求祂的意願成就在我身上!也如同聖母在回應天使加比額爾時所說的「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路一38)她甘願領受主的一切意願而行, 不是按她自己的意願,而是按天主的意願。我要學習聖母,也要學習法國人這種習慣,先關心別人的意願卻不是他們自己的意願,我實在忽略了祈禱時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要用這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發現這個道理, 確實也感值得及難得有心不怕遲! 

大家可能都想知道我每日所走的道路,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路?不是一條普通的山路嗎?當然有山路走,但其實很多時都是沿著汽車行的路走, 有時是石屎路,有時是農田間的泥路,間中也有很多石仔路及大石頭的路⋯⋯但有一個特色就是每條路在向上行之後,一定是向下行,這是不變的恆常道理。

當每天看到要走的路是向上爬升時,心裡不禁自問何時才能走完這個斜坡?而當你走到下斜的山坡時,又心裡想還是上斜比較容易!也有時剛挑戰完一個山坡,又看見要上另一個山坡時又會心想這些山坡何時才能走完?怎麼沒有平坦些的路走?走平坦的路時又會發覺路太平太單調,想有高低起跌的暢快⋯⋯這就好像人不停地埋怨生活上的不如意,但卻忽略人總是有得必有失,很難兩全其美。尤其生活不會只停留在如意的高處上, 人生必有起有跌,高高低低,很少只會停留在一個平穩的幅度上。尤如完美的耶穌,在祂的傳教的旅程中也有起跌,祂曾被猶太人及外邦人擁護, 希望祂為他們治病及聆聽祂的道理, 但那邊廂的法利塞人,卻想將他置諸死地,不停給祂難題以便有藉口處死祂。耶穌坦然接受一切天父的安排, 最後接受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殘酷苦刑。祂除了沒有表現埋怨外,祂往往喜歡在出發展開新的活動時,會先到山上祈禱,跟著才下山應付祂將要面對的事情,祂這種重視祈禱生活的精神,及每事都與主溝通的情操,在我們遇到感覺不妥的時候,也要警醒自己要先祈禱,先尋求天主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也將自己的煩惱交給祂。(待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