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天職

期數
3802
刊登日期
2016.12.30
作者
李達修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01 日

天主之母節(甲年讀經) 

讀經一:戶六 22﹣27
答   唱:詠 67
讀經二:迦四 4﹣7
福   音:路二 16﹣21 

當一個人聽到上主的召叫,參與祂神聖奧跡的計劃時,那是十分個人的事。需要辨別,卻不必辯論;亦不用強以邏輯解釋,來說服任何人,得任何人認同。當然,成熟的抉擇背後,也不是只有感性的熱情為動機;而成熟的抉擇以後,真心誠意地把聖召實踐於生活當中,那是對天主、對世界、對自己最好的回應和饋報。並且願意承擔後果,包括從此人生的際遇, 及至別人的眼光與批評。至於別人對己之稱謂,冠以甚麼尊號,或作甚麼貶黜,那是別人的事,倒沒有甚麼相干了。

分娩後一刻 
最有默觀體驗

瑪利亞讓人讚嘆的, 不只是她蒙召成為甚麼,更在於她身處其位中的自在與泰然。作為天主聖子耶穌的母親,絕無任何驕矜氣焰。她明白份位反映聖召,非為滋生虛榮。得天主委以重任,從來就不是值得自我膨脹的事,只會觸動人心,泛起不堪當和卑微感,使人更仰望讚頌天主,更願意投靠祂。(路一46 — 55 )瑪利亞便深懂這道理,同時憑此信念投入母親重任之中。

初為人母, 通常都很興奮。面對著新生命的奇跡,尤其是出於自身之骨肉時,可謂百感交集。現代許多母親替孩子蓋下小腳印、拍攝無數照片, 爭取留下點滴回憶的機會,為作後來回味寶貝成長的過程。她們凝視著抱在懷裡幼雛的生命時, 又有無限的憧憬:這個孩兒將來會怎麼樣? 長大後會是甚麼性格,對社會有何貢獻?有些甚至已經開始籌謀兒女走的道路及學習的東西。不過,說到底最基本的盼求, 還是一份發自母愛的祝禱,願孩子得到上天仁慈的眷顧與祝福,在平安與健康中長大。(戶六24 — 26 )女性在剛剛分娩後的一刻,可能是最有默觀體驗的時候。

反覆思量 默存心中

聖母於寧靜中躺在小聖嬰身邊,又是甚麼心情?在聖若瑟的陪伴下,她享受著婦女分娩後那份滿足,同時默觀著此情此景下,旣仍深藏亦已漸露的偉大奧跡。天主聖子真的取了肉身,經由自己的童身孕育而誕生於世上。他這個要取名為耶穌的是個真實幼嫩的嬰孩,這嬰孩又是天主子,而自己就是祂的母親。剛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再度給了自己一個最確實的見證,卽天主的大能。同時聖母自己也成為了見證人,且是「道成肉身,居我人間」的第一見證人。在她親身經驗裡,見證著創造與救贖之第一奧跡。不過,這仍是奧跡的開端,這奧跡會如何發展下去?怎樣繼續啟示出來?她「反覆思量,默存心中」。(路二19 ) 

無論如何, 做一位母親就是完全的奉獻,也正在這自我奉獻中,成就子女之餘,也成就自己,走向成全。生活習慣之改變及日常喜惡之遷就, 是母親甘作的犧牲,沒在計較回報。不管未來怎樣,都盡心竭力投入漫長的撫養任務,並對一切隨之而來的未知之數開放。母親聆聽生命的邀請,敏銳於生命的聲音,回應生命成長的需要。無限仁慈和包容, 是母親的本質, 也是她的召叫。棉乾絮濕,把屎把尿,不畏辛勞。瑪利亞按傳統所述, 只是少女的年華,已經有此觸覺及能力,履行偉大的天職。

領報之母 平安之母

由耶穌親自的牽引( 若十九27 ) , 到教會共識之傳承,聖母瑪利亞都不單是天主之母,也是世人之母。聖母以身作則,教導我們如何向天主的親近開放,她是領報之母。聖母並示範了把天主聖言孕育在自己生命之中,成為聖言之母。效法聖母的榜樣,懷著聖言在身,不但聖言的種子得以保存,基督的精神便在我們內滋長,繼而讓「道成肉身」奧跡又再成事,繁衍於世;她是教會之母。在世上人間,難免不能事事順遂,甚至遭遇不測凶險,痛苦難堪。聖母在內斂含蓄中,同時又堅強信賴地面對,啟發我們也尋求神慰而心足,她是平安之母。

無論我們再繼續冠她以更多的尊稱讚譽,都離不了一份小鷄向母鷄般的親切依偎。基督徒自第三世紀中期已經流傳著一首悠揚聖詩對經,拉丁文名為Sub tuum praesidium,在這懇摯和溫順禱聲中表達向她的訴求:「至聖天主之母!我們投奔到妳的庇護下。請不要輕忽我們出於所需之請求;但常助我們脫免凶險。榮福童貞瑪利亞!」她確實是教會之母,慈悲之母,平安之母, 天主之母。

• 作者李達修神父為嚴規熙篤會香港大嶼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