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種籽和好地

期數
3665
刊登日期
2014.05.16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5 月 18 日

在本港,如果你愛看電影,而又不得不憑戲名去判斷影片內容的話,許多時定被弄得啼笑皆非。西片來到這兒,直譯其名的不多,大多連意譯也不是,往往胡亂取個似乎人人容易受落的戲名。看著一大堆如此這般的戲名,常不知這齣跟那齣有何分別。數不清的爛戲都在同一氣味的名堂下魚目混珠,但有時也「禾桿冚珍珠」,好戲就隱藏在千戲一臉、俗不可耐的戲名中。

自粵語殘片成為歷史,本港傳媒一直以文藝腔為票房毒藥,都認定較易讓廣大受眾入眼入耳的是市井語匯和直截了當的「拳拳到肉」般的文風。婆婆媽媽的老土溫情是過去國人乍看人人含情脈脈,其實偽善和實在得要命的人際關係的反照。這迷湯後來人人敬而遠之,說明了我們的社會已向前邁進了一步,港人學懂了靠實斧實鑿的真本事生存,不必像大多界河彼岸之人始終如一地指望別人的善待和依靠人脈來活命。但婆媽腔其實並非藝文正道,不過是對如椽大筆的悲天憫人在東施效顰。好電影本來就是如假包換的文與藝的高度集合,而許多一流西片都和西方文化博大精深的那一面不可分割,戲名若半點也反映不出人家原來的品味,豈非大煞風景?

每個人,每群人面對這大千世界,理解和重述都必受制於其思想框架。若這框架狹隘得要命,解讀就必然像劉姥姥走進大觀園,用自家的小眉小眼去看目不暇給的紙醉金迷,不是盲目奉承,就是說三道四,甚至把不合眼緣的東西妖魔化。若似乎有甚麼心得,也不外是以自家不懂的,去附會自以為懂的,結果必把別人懂成自家一般見識。可惜這懂法在芸芸眾生中必最有市塲。魯迅和梁實秋罵戰時說,賈府的焦大是不會愛林妹妹的。當然囉,按近百年在國人中流行的「階級分析學說」,這話也許合乎規格。但閣下若在這陸離世道中有所經驗和對有關人的學問有所涉獵,就很難說這事決不會發生。不過,可以斷言的是,焦大若愛林妹妹,也必定有他的「愛」法。會否牛嚼牡丹或辣手摧花,便不在我們願意想像或推論的範疇了。

世上有許多好電影、好戲、好書、好畫、好音樂,有時看這些好東西一進入我們的世道,便給人弄得面目全非,不免為之不值。但我想,世界若略有寸進,不是因為這些好東西有如酵母,不住在有心人心裡萌發成嫩芽以至大樹嗎?種子落在路旁的會被人踐踏,落在石上的會乾枯,還會被鳥吃掉,落在荊棘裡的會給擠掉生長的空間……但我信,好東西總會有落在好地的機會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