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會議聚焦大中華

期數
3804
刊登日期
2017.01.13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15 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本報訊)浸會大學中華基督教研究中心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八至九日假校園舉辦國際會議,探討兩岸四地的公民社會與基督宗教課題。多位學者強調社會應重視結社自由,讓宗教團體去貢獻社會。

多位來自不同地區的學者及教牧參與該會議,探討中國內地、台灣、澳門及香港的公民社會與基督徒團體發展,其中十二月八日會期探討基督徒在中國內地的公民參與,有與會學者指內地的打壓扭曲了教會團體的面貌與貢獻。

講者之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政治科學系系主任賴特教授(T. Wright)指出,內地基督徒的公民美德受到社會政策抑壓;因為內地政府視基督徒群體為社會威脅,強調基督徒須守法配合國策,多於主動貢獻社會。

賴特提到天主教及基督教團體於改革開放後以公民團體身份從事慈善工作,關懷弱勢社群及提倡環保,不過,近年當局的遏制卻為這些工作增添變數,因教會團體被政策扭曲信仰時或會有所反彈;縱然如此,他們只是希望維護信仰根本,在強拆教堂等打壓事件後亦無意挑戰政權。

對於內地加強限制教會團體與境外機構的聯繫,賴特向本報指這舉措進一步打壓內地公民社會,也令教會團體對社會更灰心。

至於香港情況,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研究員阮美賢博士的論文探討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的公民社會貢獻,她表示該會實踐社會訓導的工作能幫助弱勢群體如少數族裔等去充權。 

浸大學者陳慎慶:公民社會凝聚共識

籌辦這次會議的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陳慎慶教授十二月八日對本報說,公民社會的結社方式能凝聚教會等民間力量去回應時局並貢獻社會;而在中國內地收緊控制、香港亦開始有相關憂慮之際,眾人當正視公民社會面對的困難。

「當社會環境嚴峻,人民受打壓,就更不應單打獨鬥,應透過團體去表達改變的呼聲。」陳慎慶談到香港處境時指出,雨傘運動後,參與者各自為政,有「本土」人士更不反對用暴力,這凸顯出公民社會的團結本質和商討方式更形重要,「個人主義的政治文化更難追求民主,但公民社會可讓人團結討論,若有共識便可一起實踐」。

陳慎慶在上述會議發表論文探討雨傘運動,他指基督徒團體的角色與公民社會很接近,例如天主教會亦曾向市民發表與政府對話的呼籲。

與會的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講師譚翼輝博士,早前與陳慎慶及另外兩位學者研究香港、上海、台北及澳門四地天主教會的社會影響。相比各地發展,天主教徒譚翼輝對本報說,香港的公民社會發展相對成熟,但他表示新聞自由受威脅無疑會影響公民社會空間,故期望民間自由能得以繼續維持。(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