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教團元旦牧函
(本報訊)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於一月一日天主之母節發表牧函,重申教會持守家庭價值的重要;主教團亦關注到當前的「同性婚姻」議題,邀請當地教會研讀教宗方濟各《愛的喜樂》勸諭,幫助信徒認識教會訓導並了解相關倫理議題。
牧函題為「誰是我的近人?」(路十25-37),內容圍繞在台的社會、國家的公共政策與法規層面。
主教團指出, 現今家庭與婚姻制度面對多方面挑戰,教會明白到當重大制度改變時或會對各階層帶來長遠影響。此外,現時當地政府所提供的社會福利除了由全民稅收支持外,教會主辦的社福機構也共同承擔著這些社會成本。
基於以上原因,教會明白到任何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重大制度改變都需要衡量長遠影響,教會須深入認識社會求變的理由,同時亦要確保原有制度所保障的公民生活及權利不受影響;故此對於與家庭長遠幸福相關的決策,教會請政府三思而後行。其中,主教團對近年有關《民法》972條修正案以設立「同性婚姻」的討論表示關注。
牧函指出,主教團去年發表共同聲明反對修改《民法》972條把同性婚姻納入民法規範,強調教會所指的婚姻是由一男一女訂定的婚約,亦把教友的婚姻視為聖事。若修改《民法》納入同性婚姻,或欲訂定專法以保障利益,必帶來其他相關法律與政策執行的修改,如兒童收養、代孕母和人工生殖等。因此須深入探討相關倫理議題,不宜貿然通過立法。
談到當前處境,主教團表示有不少年輕教徒選擇支持同性傾向族群爭取自己的婚姻權,此現象或源於年輕一輩成長於資訊速度快速的網絡時代,以及在生活中有機會接觸不同性傾向人士有關。
主教團邀請台灣教會研讀教宗《愛的喜樂》勸諭, 以能「從更完整的視野,認識天主願意藉由婚姻與家庭制度向我們通傳的愛」;又鼓勵信徒懷著接納、陪伴、開放與聆聽的態度面對各種不同家庭境遇中的弟兄姊妹。
牧函建議教徒深入認識教會的教導,並按個人經驗作反省;當與教外人交談時,要學習使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來促進對話;並回應教宗呼籲人們學習耶穌以對話與聆聽的態度,與處於社會邊緣的人相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