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簡樸生活 讓萬象更新

期數
3806
刊登日期
2017.01.2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29 日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先祝讀者身心康泰,主寵日隆。

說新歲萬象更新,但觀乎新曆年前暖洋洋的冬天,元旦後北來的霧霾,反映氣候變化問題愈來愈嚴峻。

基督徒當如何更新生活,維護共同的家園?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給予確切的更新依據。

通諭開宗明義呼籲「愛惜我們共同的家園」,道出大地千瘡百孔的「吶喊」,內容掀起普世教會不同程度的覺醒,而香港教會則透過成立通諭研習小組、堂區的環保小組及舉辦不同活動,讓信眾深化通諭精神並加以實踐。

教宗指出這份更新刻不容緩,他盼望眾人有新對話及更深入的參與。他明確指出,生態危機促使所有人作出深度悔改、自個人延伸至整體的「生態皈依」。既然生態危機是人與大自然及整體環境的問題,那麼,生態皈依當兼顧個人與社會幅度,除了加深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 也要連結人與土地的關係。

皈依講求持續不斷,若信仰生活無法持之以恆,則難有生命力!教宗回顧亞西西聖方濟那份與受造界健全的關係,勸勉人必須肯承認自己的錯誤、罪過、缺點和失敗,才會真心懺悔痛改自己的行為,與大地修和。

回望今天香港這富庶之地,基督徒的皈依當從「發光發熱由我做起」開始,如何靠著這份心火,持之以恆地去面對二十一世紀嚴峻的生態危機?誠如教宗在通諭中提醒,僅注重教義,實無法堅守此崇高承諾。

到底如何活出我們的使命?處境既是息息相關的共同家園,卻彼此分割。首先,我們要以謙卑的心與受造界、大地修和,這毋庸置疑, 因為大地家園的創傷正是人們肆意濫用天然資源的後果;就讓我們共同沉默片刻,懷著感恩的心嘗試為自己的生活作具體修訂、調整,為建設共同家園而改變生活習慣,少用冷氣、不使用即棄用具、安排定期素食等,度一個不太方便卻簡樸的生活;此外亦要確保心靈的淨化而安排作息有節的生活。

教宗於本年初在羅馬附近村落主持彌撒後,向信眾提及「黑暗」有時會蒙蔽人的信仰,而信仰不是靠讀書得來的;縱勤於參與主日彌撒, 卻不為窮人服務、不去探病,就只是教會的應聲蟲,鸚鵡學舌。

雖然香港教區《願祢受讚頌》通諭研習小組的工作已於去年底結束,但通諭已走進信徒生活以至堂區工作當中,它不會隨著時間消逝而成為歷史。

際此千瘡百孔的大地不斷向人類「吶喊」,這份通諭有如信徒的處世明燈。

惟願眾人新歲同心,共度可持續而能守護家園的簡樸生活,一起參與「萬象更新」的工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