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行】真理與包容

期數
3806
刊登日期
2017.01.27
作者
李健康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1 月 29 日

我讀中學時,馬會推出「六合彩」取代「馬票」,吸引更多市民,更頻密地碰運氣。有一天,父親忽發奇想,高高興興地叫我們五兄弟姊妹,各選一個號碼,連同他所選的,好去買一張心水彩票。我當時一口拒絕,弟妹固然不知所措,父親也不知如何完場,事情就在一片靜寂中過去。

那時的我,正如一般青少年,開始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我當時認為買「六合彩」就是賭博,不可沾染。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理想,希望以認真的態度生活,這值得鼓勵,就算偶或流於偏激,也該包容。

父母和弟妹與我共同生活多年, 了解也習慣了我的性格,沒有相處的困難。進入婚姻,我視自己的標準為生活唯一的金科玉律,跟太太相處便出了問題,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成長背景不同,生活標準也不同。幸好我們有機會參加天主教夫婦培訓班,體認自己原來並不擁有全部的真理。放下固執和判斷之後,我漸能欣賞太太的獨特,正好豐富自己的不足。

在朋友間,我一向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很少說不中聽的話損害友誼。

在安舒區,我有很多藉口去包容他人,取代直言勸諫。處事方面,我很少堅持己見,美其名說「條條大道通羅馬」,骨子裡是怕得罪人。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態度,固然有其智慧,但也阻礙人建立更深厚的人際關係。所以這幾年,我多了向相熟的朋友說出心裡不同的看法,雖然很多時自己不好受,別人也不舒服,但還是想繼續努力,嘗試更真誠地對己待人。

教會是慈母也是導師,慈母體現包容,導師指示真理。過往教會較重視教義和倫理訓導,偏重導師的角色,但在慈悲禧年,並不強調生活成全,如同天父;而是效法天父,懷著慈悲的心懷生活。正如今天的福音, 耶穌說: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

在個人層面,包容的態度常與真理無關。家父今年將九十大壽,到時我也許會請父親和各弟妹,合買一「六合彩」獎券,因為今日我覺得這只不過是生活情趣,不涉賭博惡習。然而,在嚴肅的婚姻倫理真理下,如何合情合理地實行包容的牧民措施, 實在需要聖神的帶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