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基督徒聚會 試用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
(本報訊)天主教及多個基督宗派的神學工作者組成「神學交談專責小組」去年底譯成《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並於本年一月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活動上試用。有成員指譯本彰顯不同宗派的共同信仰,並期望在禮儀生活中應用。
小組十多位成員來自天主教、中華基督教香港區會、崇真會、聖公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和信義會,他們用了近兩年時間完成中文合一譯本。
小組的天主教成員蔡惠民神父二月二日對本報說,「信經代表基督徒宣認同一信仰,返回同一根源,因此譯本在合一上甚具意義」。
談到尼西亞信經在教會中的位置,蔡神父指尼西亞信經總結了數個世紀的經驗,代表當時教會信理已趨成熟, 較宗徒信經(使徒信經)豐富了基督論,闡明聖父之子本質;其中天主教版本較其他宗派的長,因作了調適以便表達原有意思。
「難度不在於語意上,而在於尋找共同用語。」蔡神父指各宗派已有信經,面對不同譯法,小組平衡天主教、基督新教及正教等版本,採取較多宗派使用的共同詞彙,若有不同則以較少爭議的詞彙,如以「上主」代替「天主」及「上帝」。
對於推廣合一中譯本,他表示需要應用於禮儀中才能普及。他說,早年天主教跟基督新教翻譯過部份聖經內容,惟因與慣用詞彙不同而未有普及,故此信經合一中譯本可考慮譜為泰澤短誦以便誦唱流傳。
在蔡神父構思中,天主教或可挑選特定堂區專門舉行合一禮儀,席間應用合一禱文,以應用該譯文。
來自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的小組成員葉菁華博士一月二十五日說,「翻譯過程饒有趣味而令人感恩」, 翻譯方式也「非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兼顧,推理最貼近原文的譯法」。
這位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教授說,尼西亞信經為天主教、正教、基督新教共同使用,只是詞彙不同。他指小組成員各有不同長處,有的是希臘文專家、有的熟悉初期神學背景、有的語文造詣深厚, 故此能從不同角度處理原文。
他指各宗派有不同的聖經與神學傳統,信經合一中譯本或可融入堂會禮儀,讓牧者使用,才能讓信徒體會箇中合一意義。此外,他亦憧憬未來可翻譯聖經,惟這任務或更為艱巨。(鄧)
信經
信經是宗教信仰正式而簡明的摘要。信經從新約宗徒宣講中最基本的宣信句子開始,發展到領洗時宣信詞的問答方式,再到尼西亞、君士坦丁堡兩屆大公會議,以及宗徒信經等成熟的信經宣言;而到五世紀,信經更應用於彌撒禮儀中。
教會因著宣講、教導、辯護和界定基督徒信理的需要,而發展出包含教會基本信仰的句子。
大抵於公元三世紀,教會早已發展出一些信仰的格式,格式根據基督為聖洗聖事所規定的天主三位一體的公式而發展出來的。與此同時,東方教會在信經的形成上與羅馬教會不同。
從尼西亞大公會議開始,教會便養成以隆重會議來制訂信經格式的習慣。
尼西亞大公會議
尼西亞(現座落土耳其境內)大公第一屆會議(三二五年)上所制訂的尼西亞信經,最大特色是強調基督——「由父所生的獨生子」著實且完全地分享聖父完滿的天主性,是「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
這次是基督宗教歷史中第一屆大公會議,會上強調耶穌的神性,正是要回應亞略(Arius, +336)誤用若望福音(十七3)來堅持「只有一位天主」。亞略堅稱只有一個天主,而基督僅是這位天主的受造物。
這次大公會議甚至用了「與父同一性體」(同性同體:homo-ousios)的術語。然而,尼西亞信經並未能有效地杜絕亞略異端。
•以上條目取自《神學辭典》
尼西亞信經(天主教中譯本)
我信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天地萬物,
無論有形無形,都是祂所創造的。
我信唯一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
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
祂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
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
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
與聖父同性同體,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
祂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
祂因聖神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祂在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而被埋葬。
祂正如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了。祂升了天,坐在聖父的右邊。
祂還要光榮地降來,審判生者死者,祂的神國萬世無疆。
我信聖神,祂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由聖父聖子所共發。
祂和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祂曾藉先知們發言。
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我承認赦罪的聖洗,只有一個。
我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亞孟。
《尼西亞信經》(試用合一中譯本)〔註譯版〕
合一中譯本說明
此《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的翻譯過程考慮過以下原則:
- 我們依據的原文乃公元381年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我們主要根據希臘語原文,亦曾參考拉丁語譯文,及各教會慣用的中譯本。由於該信經乃公元325年第一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增訂版本(主要在於論聖靈部份),故今天教會普遍簡稱之為《尼西亞信經》。
- 部份名詞未能找到天主教及基督教共用的中譯,故同時列出兩種中譯。
- 正文兩處以半型方括號標示的字眼,乃381年增訂版《尼西亞信經》原文所無,但卻常用於西方教會傳統(包括華人的天主教及基督教)。請參考該兩處的註腳。
- 其他註腳乃為供神學對談小組以至各教會考慮合一譯本時參考,到正式採用時可以刪去,惟前述提及的兩個特別註腳則不應刪去。
- 我們希望合一中譯本最終能在各教會採用並被教友接受,故翻譯原則除準確表達原文字義外,也參考各教會所用中文版《尼西亞信經》的用語。若原文字詞在不同教會中有不同中譯,我們會盡量採用其中一個教會的習慣用語,避免採用所有教會教友皆感陌生的新詞。
《尼西亞信經》(試用合一中譯本)
我們信1 獨一上主2 ,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主。
我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主的獨生子,
在萬世之前,由父所生,〔出自上主的上主〕3 ,
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
受生而非被造,與父本性相同4 ,
萬物藉他5 而有6 。他為我們世人,並為我們的得救,從天降臨,
因 聖靈╱聖神由7 童貞女馬利亞8 得了肉身,而成為人9 。
在 本雀10.比拉多11 執政時12 為我們被釘十字架13 ,
受難、埋葬;
照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
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將在榮耀中再來,
審判活人死人,
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我們信 聖靈╱聖神,
是主及賦予生命者,
由父〔和子〕14 而發15,
與父、子同受敬拜、同享榮耀;
他曾藉眾先知發言。
我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所傳的教會16。
我們承認獨一洗禮,使罪得赦。
我們期待死人復活,及來世生命。 阿們。
•取自「神學交談專責小組」
《尼西亞信經》註譯:
- 「我們信」:《尼西亞信經》原文開首是「我們信」,表達我們與普世教會及歷代教會先賢宣認共同信仰;《使徒信經》則以「我信」開首。
- 「上主」:對於基督徒信靠和敬拜的對象,天主教會稱為「天主」, 基督教會稱為「上帝」或「神」。今用大家皆可接受的「上主」。
- **「出自上主的上主」載於公元325年在尼西亞舉行的第一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然而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 君士坦丁堡信經》(後來簡稱《尼西亞信經》)則無此句。及後不少西方教會所用的《尼西亞信經》版本恢復使用此句。**
- 「本性相同」:原文ὁμοούσιος可譯作「本性相同」或「本體相同」。今採用前者譯法,乃為免「體」可令人誤解為身體,而且一般談論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之時,也採用「性」此字。
- 「他」:耶穌基督同時是完全的人及完全的神,故以「他」或「祂」作為代名詞皆可;此譯本用「他」。
- 「有」:原文意思是「發生」、「出現」、「形成」而非「創造」,「有」是較簡潔明確的中譯。
- 原文「聖靈╱ 聖神」與「瑪利亞」以簡單的καí(「和」或「並」)平行相連,兩個名詞之前皆用ἐκ。該前置詞同時包含「原因」和「來源」的意思;今分別以「因」和「由」譯出。
- 天主教慣用「瑪利亞」,基督教慣用「馬利亞」;兩者有一字之別,但讀音相同。這裡本著教會合一精神,採用基督教的譯名(另參下面有關比拉多的註腳)。
- 「得了肉身,而成為人」:可隱約看出亞歷山大學派(School of Alexandria)及安提阿學派(School of Antioch)兩種路向的基督論。
- 「比拉多名字的中譯,基督教用「本丟.彼拉多」,天主教用「般雀.比拉多」,因「馬利亞」之名的中譯已採用基督教用語,故比拉多名字的中譯,使用了天主教用語,以表達教會合一精神。」
- 基督教慣用「彼拉多」,天主教慣用「比拉多」,兩者有一字之別,但讀音相同。這裡本著教會合一精神,採用天主教的譯名(另參上面有關馬利亞的註腳)。
- 「在⋯⋯比拉多執政時」:原文中前置詞ἐπí 有在該段時間統治的意思。
- 「被釘十字架」:原文是被動語態,故譯為「被釘」。
- ** 公元381年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版本(原文為希臘文)只言聖靈╱聖神「由父而發」 ( ἐκ τοῦ Πατρὸς ἐκπορευόμενον)。自大約六世紀起部份西方教會所使用的《尼西亞信經》版本(拉丁文)加上了「和子」,即聖靈╱聖神「由父和子而發」(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後來在西方教會廣泛採用,並自公元1215年第四次拉特朗會議(Fourth Lateran Council)起獲確認為教義。東方教會反對如此修改曾獲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文字,並強調唯獨聖父是另外兩位格的神性源頭;正教會至今仍沿用此381年的版本。西方教會則強調加上「和子」並不意味著聖靈╱聖神有兩個神性源頭。**
- 「由⋯⋯而發」:原文譯為「出」或「發」皆可。東方教會的神學關注是源頭(聖靈╱聖神從誰出來?),西方教會的神學關注是差遣(聖靈╱聖神被誰差遣到世上?)。今譯為「發」,因可同時照顧兩者的理解(出發、遣發)。
- 「我們信⋯⋯教會」:譯文清楚顯示原文四個形容教會的標記。第四標記若只譯為「使徒的」, 意思略為含糊,今譯作「使徒所傳的」意思更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