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資助安老院舍服務

期數
3809
刊登日期
2017.02.17
作者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2 月 19 日 常年期第七主日

為何明愛會提供非資助安老院舍服務呢?主要原因是現時資助宿位不足而輪候時間亦長,長者一般需要輪候最少二至三年才可入住,非資助宿位可以為那些身體突然轉弱的長者,提供過度照顧服務協助他們康復;或為那些輪候資助院舍的長者,提供短期院舍服務。另外,也可為那些經濟環境較佳的長者, 在輪候資助院舍或入住私營院舍以外,提供多一個院舍服務的選擇。

明愛恩翠苑及明愛利孝和護理安老院兩間院舍都設有資助宿位,故頗多入住非資助宿位的院友在入住前或入住後,指定申請輪候兩院資助宿位,以免將來獲配其他院舍資助宿位後、須重新適應新院舍的生活。以下個案是其中一個例子: 

梁婆婆年屆八十一歲,一向有耳水不平衡,容易暈倒及有耳鳴的情況。梁婆婆和丈夫退休後,是老人中心的中堅份子,夫唱婦隨。可惜婆婆丈夫因癌病,確診五十天後便離世, 從此婆婆由活躍義工變成足不出戶的獨居長者。這轉變除因心情大受打擊外,婆婆亦擔心無人陪伴,如突然暈倒便後果不堪。婆婆長子遂申請家務助理為媽媽送飯、打掃,每當家務助理不上門的日子,則自己送食物予母親。好景不常,當婆婆適應此生活模式後,一次在樓下公園散步時跌倒致盤骨折斷,要入住醫院。兒子有感媽媽出院後,難以獨居家中,遂四出尋找安老院。踏破鐵鞋,找了二、三十間私營院舍, 都不甚滿意,偶然機會下來到明愛利孝和護理安老院,並得知有非資助宿位。他覺得院舍環境整潔,又有戶外地方可供長者走動,便屬意安排媽媽來院舍居住,幸好當時輪候名單不長,不久便有宿位。婆婆於入住後短時間內便能適應,初時也抱著短暫住宿,待身體轉好便搬回家的心態, 但在適應下來後,便打消此念頭。在院舍生活了年多後,另一個不幸消息是婆婆的二子因中風突然離世,院舍在接獲此消息時,特意安排了一個房間,讓大兒子將消息告知母親,並在接著的日子安排社工為婆婆作情緒支援。在入住非資助位初期,兒子已替媽媽輪候資助宿位,住了五年便獲編派資助宿位,搬到地下樓層繼續居住。現在婆婆對老人院的生活已十分適應,偶然入醫院也十分記掛院舍,嚷著要回院。兒子也成為院舍家人代表會代表,就院舍服務發聲,做義工,就院舍的電腦資訊發展貢獻所長,正正是明愛服務宗旨「建立回饋精神」的體現。

明愛將於本年中落成第十間位於荃灣的院舍,同樣提供資助及非資助宿位。

•如欲進一步了解明愛安老服務的院舍服務, 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2843 4711查詢。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