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梵交談 -- 湯漢樞機

期數
3810
刊登日期
2017.02.24
作者
湯漢樞機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2 月 26 日 常年期第八主日

拙文《從教會學角度展望中梵交談》在教內報章之發表,本為邀請教內弟兄姐妹多為中梵交談而祈禱,卻引發了社會上不少媒體報導和教內外人士的回應和評論,相信這是因為中梵關係不單是中國政府與梵蒂岡作為一個政治實體之間的外交問題,也是中國教會與聖座所代表的普世教會之間的共融問題,兩個層面雖有所不同,卻千絲萬縷交織在一起。面對這麼複雜的中梵關係,不同的角度帶來不同的思考是可以預期的。因此,莫哲暐弟兄從政治學和倫理學對拙文發出不少疑問,值得討論。

面對如此複雜的課題,正如拙文的標題開宗明義指出,本人關心的是教會學的問題,即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共融的問題。香港教會作為普世教會的一員,地理上亦是中國教會的一份子,故對於如何發揮橋樑的角色,並促進雙方的共融,實在責無旁貸。基於這份使命感,拙文希望教內弟兄姐妹除了為此獻禱外,也同時欣賞聖座在不違背信仰的原則下,透過交談,致力化解目前中國教會所處的困境。當中首要的就是主教任命的問題,只要將來的中國主教的任命得到政府的認同,亦保留教宗最終的任命權,便可保證中國教會將來不會出現「自選自聖」或「非法祝聖」主教的情況。接著便是如何處理目前七位自選自聖主教與聖座共融的問題,以及三十多位地下主教得到政府承認的問題。假若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也得到解決,中國教會的主教便可一方面與聖座保持共融,另一方面可自由地在自己所屬的教區全面履行牧職,帶領全體信眾建立一個共融的本地教會。

對於拙文所介紹的進程,有人認為過於樂觀。本人從事中國教會研究三十多年,當然明白中國教會所面對的現實政治與意識形態;不過,正如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所言:「中國天主教會的使命不是為改變國家的結構或行政組織,而是在履行其使命中依靠天主大能的助佑向人宣揚基督──世界的救主。」(《致中國大陸天主教徒》信函,2007年)故本人仍一貫地主張在目前處境中積極地尋找體現教會之為教會的自由。聖座多年來耐心地與北京進行外交對話,正是為了確保中國教會能自由地實踐自己的信仰。正因為對中國政府現況的瞭解,本人多次強調中梵關係的發展是艱鉅而漫長的過程,目標並不只是外交上一紙協議或聲明,而是中國教會生活全面的正常化,當中並不應被視作任何一方向另一方投誠。「教會的歷史告訴我們,真正的共融必經痛苦掙扎的修和才能達成。事實上,要以被釘死而又復活了的耶穌之名忘記過去、寬恕曾加害我們者、忘掉所受委屈、在愛德中實踐和好……,使中國教會的教友和牧者之間共融的聯繫能展顯出來,並使之成長,是必須而又急迫的。」(《致中國大陸天主教徒》信函,2007年)

最後,本人藉此機會特別感謝那些關心中國教會的兄弟姊妹,團結在教宗左右、信任他、支持他;也信任他的外交團隊、支持他們與北京對話。為了中國教會的共融,中梵關係的發展確實需要這個方向和目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