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徒學者朱益宜新書 重組寶血會早期歷史

期數
3811
刊登日期
2017.03.03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3 月 05 日 四旬期第一主日

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朱益宜出版新書談耶穌寶血會女修會歷史,她指這群華人修女體現中國教會的「本色化」,會內出色的修女亦見證著婦女對教會的貢獻。

新書名為《The Chinese Sisters of the Precious Blood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Palgrave Macmillan; 二○一六年十一月,暫譯作: 寶血女修會與天主教會的發展史),循著香港以至整個中國教會本色化的脈絡,並以婦女角色為探討重心。

新書其中七章分別探討近代中國教會本色化背景;寶血會成立前的華裔修女;三十年代的動盪;四十年代的戰時處境;五十年代的戰後機遇; 六十年代的急速演變;及七一至七三年的發展。

天主教徒朱益宜教授研究中國及香港歷史,及中國天主教史等範疇,亦曾著書談服務香港的瑪利諾修女。她一月二十日對本報說,新書英文書名啟發自耶穌會學者德日進神父(Teilhard de Chardin) 以主為中心的「Evolution」(進化)概念,即教會不斷向前以回應社會需要, 實踐信仰;而寶血會修女正正可以呼應中國教會的本色化。

談到寶血會成立的時代背景,朱益宜指一九一九年時任教宗本篤十五世發表有關「擴充傳教事務」的通諭,強調本地教會當培育神父修女,寶血會亦從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第三會獨立起來。「華、洋修道人互相補足去回應當時社會需要。」她指隨著本地華人牧養需求愈來愈大,寶血會愈能發揮貢獻,該會亦因國籍女修會的身份而被稱為「教區的長女」。

時代需要促成國籍修會

朱益宜除研究寶血會檔案外,同時也參詳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檔案,以了解寶血會創會前後的經過;她曾到訪教區檔案處及台灣輔仁大學等去收集資料,又訪問寶血會年長修女,她說該會修女多年來一直展現出勤勞與謙遜的特質。

「該會不同重要時期都有出色的領袖帶領,其共通點是關顧姊妹,令上下一心。」回顧該會早期歷史,她概述其中三位總會長如何帶領修會跨越重要的挑戰── 會祖譚加辣修女(1868-1929)一九二二至二九履任時建立深水埗會院, 克服艱難時期;三八至五七年的陳露濟亞修女(1888-1978) 帶領修女應付二次大戰困境及難民潮;五七至七三年呂燃金修女(1912-1982)帶領修會跟隨梵二腳步。

她指寶血會服務漸趨多元化,二十年代先買地建孤兒院, 修會亦能預視社會需要,至現今發展出寶血兒童村;這個國籍女修會的屬校亦重視中文教育,令學生有歸屬感,積極回饋,更栽培了不少聖召。

「昔日香港社會未有社工之際,修女擔起今天這些專業人士的角色,大眾也明白這些『姑娘』的服務用心。」朱益宜指寶血會修女早期更會深入新界鄉郊甚至中國內地傳教,二次世界大戰時,鄉間的修女縱未能返回總院,仍與姊妹保持團結。

她表示,寶血會修女在養育孤兒、教育、醫療及牧民等方面均貢獻良多,她們與其他教會婦女應在歷史上留名:「中國天主教史之中少有女性人物,著名的神父亦比修女多。自己著書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她們。」(鄧) 

 


寶血會早期發展歷史(選錄) 

寶血會修女多年來透過鄉間傳教、教區及堂區工作、教育工作、醫療服務、社會工作及靜院服務去服務社會—— 

  • 1861年:譚瑪達肋納及亞納等進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這批華人女青年成為該會第三會「寶血會」(修會前身)成員; 
  • 1923年:是年起獲教區主教派遣往內地及新界的鄉間傳教; 
  • 1929年:教廷頒令准許「耶穌寶血女修會」成為香港代牧區的本地修會,早期修女已透過辦學等方式服務社會; 
  • 1931年:在深水埗母院樓下附設嬰兒醫院; 
  • 1937年:在母院旁建成寶血醫院(已於九三年交由明愛接管); 
  • 1951年:於元洲街興建孤兒院﹙現寶血幼稚園﹚; 
  • 1952年:粉嶺龍躍頭的孤兒院落成; 
  • 1962年:龍躍頭的孤兒院建成十所家舍,擴大服務,其後改為照顧因缺乏家庭照顧而致成長困難的兒童及青少年,易名「寶血兒童村」。

本報節錄自寶血會及寶血兒童村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