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路回應現代社會處境 教會團體關心社會 環保 家庭

期數
3812
刊登日期
2017.03.10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3 月 12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路回應現代社會處境
教會團體關心社會 環保 家庭

(本報訊)四旬期內,教會團體把苦路善工連繫到本地處境,讓參加者設身處地去默想基督苦難,同時與受苦的基督同行,把這份悔改更新實踐於生活當中。

教會團體就社會議題編寫了多份苦路默想,當中更附相關靈修。

方濟會伍維烈修士對本報說,「苦路把兩千年前的時空連結到今天」,而基督奧體即最弱小者受迫壓,象徵基督的苦難延續到今天。他又稱,苦路原本應「身體力行」,非只站及跪,以行走的方式則較易體會到基督的苦楚。

有份撰寫本地關社苦路的他期望信徒藉此檢視社會結構上的罪惡,了解弱勢受苦的原因。

而近年方濟大家庭於四旬期均會在郊外舉辦「環保苦路」,透過方濟精神,幫助參加者體現生態靈修── 一方面善用靈修傳統,另一方面回應社會,間接呼應了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

夏志誠輔理主教晉牧前撰寫了《環保苦路》默想,他撰文指出,保護環境須從心靈開始,「將重視生態的意識與熱心敬禮結合,在拜苦路時,敦促人悔改,與大地修和,想必是條可行之途;這本《環保苦路》就是以此心情來撰寫的。但願我們都能效法生態主保聖方濟,在萬物之中,辨認天主。在天主之內,懷抱眾生」。

《環保苦路》指出,世界陷入嚴重的生態危機乃源於人們貪婪和掠奪的罪過,故此幫助參加者明認與天主修和的重要,鼓勵信眾愛護萬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開拜苦路見證信仰

面對社會挑戰,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推出多份以正義和平為主題的苦路,為香港社會祈禱。

例如二○一五年當香港面對政改爭議、民主進程停滯不前之際,正委會聯同多個教會團體舉辦「民主苦路三十年」活動,把苦路簡化為七處,在銅鑼灣及灣仔為不同意向祈禱,包括落實一國兩制和市民真正的選舉權利等,從而帶出對公義、和平及民主的希望。

苦路連結夫婦靈修

另外,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二○ 一四年出版《苦路默想——家庭中同行》小冊子,鼓勵家庭默想基督的苦難,同時關心其他家庭所遭遇的挑戰。小冊子指出,夫婦家庭在路上共同背負十字架,面對起跌,須在主愛中學習捨棄自己,彼此寬恕,實踐愛的誡命。

《家》的十四處苦路默想香港社會在離婚、家庭暴力、墮胎、親子關係、家庭精神健康方面的衝擊與挑戰, 內容取自時任教宗本篤於二○一二年聖週五在羅馬競技場主持拜苦路的內容。(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路善工體現四旬期精神

和態度去準備基督的復活。傳統上,教會在星期五舉行拜苦路禮儀,讓我們跟隨耶穌基督,步武他的足跡。 

本年四旬期從三月一日(聖灰禮儀日)起至四月十三日(聖週四黃昏主的晚餐前)止,但這不拘泥於四十天之數,而是把四十天齋期與準備復活慶典相連, 不但效法並紀念耶穌於曠野守齋祈禱,對抗誘惑,更是準備身心善度復活節,以紀念基督逾越死亡,光榮復活。

信徒應於四旬期認罪及悔罪,與候洗者所懷的革新及皈依精神彼此相連,使整個行動充滿喜樂與希望。

拜苦路起源及意義

苦路善工仿效早期朝聖者到耶路撒冷憑弔耶穌受難之處。自初世紀開始,熱心基督徒已開始往巴肋斯坦朝聖;直到十二世紀,歐洲各國教徒亦相繼到聖地朝聖, 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所看到的,造了不少耶穌苦難紀念亭或碑。

到了十七世紀,方濟會士聖利安納 (Leonard of Port Maurice)推廣拜苦路。一七三一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認十四處苦路,以及相關敬禮方式。為方便教徒參與善工及默想,現在絕大部份聖堂都掛有十四處苦路。

資料取自:教區禮儀委員會及教理中心網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禮委會出版小冊子 豐富四旬期靈修

教區禮儀委員會新近出版《民間熱心敬禮指南——四旬期、聖周、復活期》小冊子,介紹民間敬禮及禮儀,幫助信徒豐富四旬期、聖週及復活期的靈修。

小冊子言精意簡,以「清心寡慾」形容度四旬期的應有心態,除了告解、領聖體及守齋外,亦可透過善工體現這禮儀節日的精神:「四旬期的禮儀精神,及四旬期的熱心敬禮,要相互增益。例如熱心敬禮可特別鼓勵在四旬期某些日子,履行一些特別的神工,或傳教工作,或愛德善工。」

小冊中譯自教廷禮儀聖事部二○○一年的《Directory on Popular Piety and the Liturgy: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有關四旬期、聖週和復活期的部份,跟禮委會另外兩本小冊子《苦路與光明之路》和《主禱文——天主經》成為四旬期靈修讀物。

苦路善工是得到教會當局認可的民間熱心敬禮,「源於禮儀,也歸於禮儀」(《禮儀憲章》13),小冊子既以歷史發展脈絡為根據,也把這些行動聯繫到現今教會生活與禮儀,冀讓信徒更能掌握相關行動的用意。而現今的「拜苦路」其實是中世紀眾多苦路敬禮的綜合版。(祖) 

小冊可於禮委會網站下載:http://www.catholic-dlc.org.h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