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徒李晉熙浪遊中南美洲 三百四十天尋找美麗故事

期數
3812
刊登日期
2017.03.10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3 月 12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信徒青年李晉熙因著一次柬埔寨的生活體驗,令他決定背著背包,走遍世界各地遊歷去體驗生活,過去多年他經常背包旅行,他說:「深度遊歷讓我在旅途中發掘美麗的故事。」

李晉熙於一月廿三日至三月十一日在上環舉辦中南美之旅展覽,展出他三百四十天流浪中南美洲十多個國家的照片和短片,以及曾使用過的背包、截順風車紙條,及各地搜購的物品等。

畢業於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業的李晉熙曾擔任該校天主教同學會會長及天主教大專聯會議長,一次讀書時參與柬埔寨生活的體驗,改變他對旅遊的看法,「當地神父帶我們到小社區,探訪水上家庭、孤兒院、垃圾山等,是我首次體驗當地文化的互動旅遊」。

抵達垃圾山時的情景更教他難忘,「從沒想過有人住在垃圾堆砌成的山丘,靠拾荒維生;他們每天只賺得一美元,難以想像世上有如此刻苦的生活」。

自那時起李氏愈發對深度旅遊感興趣,二○一一年畢業後他隨即帶著兩萬港幣的積蓄到愛爾蘭工作假期一年,期間看見不少歐洲人只賺足夠的錢,便去體驗生活,「他們選擇花更多時間認識周邊的人和事,享受生活,此價值觀影響我返港後決意投身旅遊工作」。

回港後他任職旅遊記者,然而工作了兩年,他發覺報導內容只能流於「食、買、玩」,遂開始計劃到中南美洲;第三年他毅然辭職,於一五年七月正式出發,由古巴起步,穿越中南美多個國家:墨西哥、伯利茲、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邊境、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智利,最後以被譽為世界盡頭、位於阿根廷的烏斯懷亞作尾站,結束共三百四十天的中南美之旅。

旅途上李晉熙訪問了近四十位遊歷兩週至三年不等的旅遊者,訪問他們旅遊的原因、背後的故事等,他希望藉深度遊歷把所見所聞剪輯成旅遊紀錄片向外分享。

「我所喜愛的國家和地方,很多是建基於我在當地所遇到的人和事。」他曾在被外界評為危險之地的哥倫比亞逗留逾一個月,卻感到那裡是「世界上最熱情的國家和民族」,該國更成為他最喜愛的地方之一;住在哥斯達黎加的家庭時,他會每晚與年輕時也曾流浪德國九個月的男主人促膝而談,「聽他昔日流浪的經歷,欣賞他曾經是浪子, 但成家立室後甚為愛錫妻兒,他教曉我凡事隨遇而安」。

過去一年,截順風車、打工換宿、沙發衝浪是李晉熙在中南美常做的事,他喜歡坐順風車時與司機交談了解其生活;又笑指自己在厄瓜多爾尋找到「真正的赤道」,乃由於自己樂於主動與當地人交流── 一般遊客只會到赤道紀念碑的赤道線,但他向當地人查詢後,發現該地標與「真赤道」實際相差四米。

現在,當他於香港看到背包旅行的外籍遊客在街頭賣藝時,也會主動與他們交談, 了解其來港原因,亦會捐助他們支持其旅費,「我在異地時也曾得到好心人的幫助,故當看到有需要的人也會支持他們」。(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