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發展到底是甚麼?

期數
3813
刊登日期
2017.03.17
作者
吳偉傑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3 月 19 日

一九六七年, 教宗保祿六世頒布《民族發展》通諭,並在通諭中闡述成立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十年後(一九七七年)香港教區也成立了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今年正好四十周年, 也是《民族發展》通諭五十周年,這時刻正好從新檢視通諭的內容和啟迪,重申正義與和平的宗旨。首先要看的當然就是「發展」了,通諭說﹕「發展不是簡單地歸結到經濟的進步而已。確實的發展該是全面的,即振興全體人類,即振興整個人性。誠如一位卓越的專家很恰當地強調說:『我們不能接受經濟與人性分離,發展與其所屬文化分離,我們所著重的是人, 每一個人,每一班人,直到整個人類。』」(一四) 

作為一個香港人, 我們經歷了工業化的過程,第三產業的來臨,現在是資訊年代。可以說是走過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最後我們得到了甚麼? 

調查顯示,香港有四千多名超級富豪,以城市計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但這是光榮還是諷刺呢?這裏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二○一六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7,遠高於七十年代時的0.43,也是已發展地區中排行第一,二○一六年香港的貧窮人口約有一百三十四萬五千,在計算各項支援措施之後,下跌至約七十萬,但其實貧窮線是以住戶收入中位數的百分之五十計算,如果整體收入持續下降,貧窮線又有何意義呢?

報章報導,過去十年私人樓宇租金上升一倍,但家庭入息中位數只增加約四成五,若扣除通脹實質增長只有百分之六。事實是收入即使有些微增長,也早已被租金蠶食了! 

連續六年香港是世界上置業最困難的地方,人們要工作十九年不吃不穿不住,把所有收入加起來才能買到僅可容身的居所,中原城市領先指數逼近一百五十的歷史高峰,幾年來,政府不斷加辣,並採取不同措施以增加供應及遏止投機需求,但都成效不著,相反近日幾幅官地買賣價格驚人,就算市場人士都瞠目結舌,樓市長升之說更甚囂塵上。香港人的工時也是世界最長的,絕大部份年青人的夢想就是三四百呎的蝸居,試問人性的發展在哪裡?

經濟的現實會幅射到生活的每一環節﹕面對過長工時, 放工之後家人都已熟睡,又或者自己已經筋疲力盡,怎麼可以互相關顧呢?貧窮使生活逼人,心情困苦,又怎能愛護家庭?還有擠迫的居住環境,人沒有適當的自我空間,難免產生磨擦,又怎能和睦呢?還有在功利主義籠罩下的教育制度,子女們以為父母在壓迫他們, 父母卻認為子女未夠努力,家庭又如何相親相愛? 

湯漢樞機於二○一七年四旬期牧函也明確提到:「我願意提醒各位,慈悲並不等如容忍不義的行為和狀況;反之, 天父的慈悲催促我們負起先知的職責,明確地指摘那些不利於生命、婚姻和家庭的因素, 因為更完善的社會環境,才能保障大眾的利益和幸福。近期有調查顯示香港的長工時及高樓價異常嚴重,衝擊著普羅大眾正常的家庭生活,期望各界能群策群力,確保社會制度有利家庭的發展。」

 •香港天主教正義 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