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上善活水
四旬期第三主日 【考核禮】(甲年讀經)
讀經一:出十七 3 ﹣ 7
答 唱:詠 95
讀經二:羅五 1 ﹣ 2,5 ﹣ 8
福 音:若四 5 ﹣ 42
能夠與基督坦率對話, 赤誠談心, 實在是美好。相遇於井旁,只是在做家常事務, 反正都是一個人。生活過得糜爛也好,枯燥也好,渴還是要解的,髒的還得要洗的,所以水還是要打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偶然踫見了祂。似是陌生人,聊起來又如同熟悉的故人,十分舒暢爽快。
四旬期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是這個無名女子。她所代表的背景與我們相近:撒瑪黎雅人,婦女,平民,罪人。她可能沒有特別政見,對生活亦無甚麼太大不滿。無奈生為貧賤百姓,輪不到自己發聲是個現實。習慣了受排擠歧視, 沒拿這社會制度甚麼辦法。自己也有明知故犯,自感罪孽深重,自作自受。上主會憐視這般不堪不配的人嗎?從那些所謂德高望重的人口中聽到,實在是妄想之事,想尋求祂的體恤垂顧,卻又無能為力。
是誰在找誰?
然而耶穌那天與這婦人表面上的邂逅,正在解答這個玄妙的問題。究竟是誰在找誰? 是我們尋找天主呢,還是祂尋找我們?是否在我們尋覓天主的時候,我們實在讓天主尋覓到我?哪一樣比較難:叫天主理會到我們在尋找祂?還是叫我們理會到天主在尋找自己?
無所不知的天主當然理會到我們尋找祂的心意,甚至這份心意有多麼誠懇。無所不能的天主也必定可把我們找著, 只是我們有沒有那份清醒,那種靈性的觸覺, 發現祂的親近。有時候我們甚或明知道祂要來了,更偏要躲開。我們要克服的是不要放棄追尋天主, 更不去橫衝直撞,像是與天主玩捉迷藏,左閃右避。倘若把心神守在固定的位置,這份渴慕天主的心意能使我們安定下來,讓天主找到自己,與自己談心。
主耶穌是靈修指導的典型。祂尤其不斷示範著當一位神師, 跟別人進行靈性交談時,平實和溫良態度之必要。祂不會用權威或關係來向對方施壓,使人不得不照樣做。可是祂也不會只是故弄玄虛,裝模作樣,說些模稜兩可的話。有一種可怕的勸言,竟然像通靈一般,隨便告訴人那是聖母的意思,或冒名亂作耶穌的代言人,用軟性的詞語,卻帶著威嚇的口吻,說如果不怎樣作的話,聖母會很難受,天主會很傷心等等。 耶穌卻好以柔之德,真正在引導人探索內心深處,解結除垢之餘,按人最真實所需,予以滿足,讓人經驗好像得以解渴一樣。
求生命真理 也渴望愛
撒瑪黎雅婦人所渴, 本與大眾同一所望,乃是生命; 並且可能是自己也不意識到、不懂表達的永恆生命。可是生命不在真理中,又算是甚麼生命?沒有愛的真理,又怎算是真理?生命、真理、愛,本是同出一轍的。嚮往其中之一, 便是嚮往另外兩樣。因此,當我們追求生命時,我們也尋求真理,我們也渴望愛。帶罪的撒瑪黎雅婦人何嘗不是都想得到它們? 在求真之心的驅使下,她再三詢問耶穌,怎會向她要水喝,怎樣取得活水,還有在她面前的這個祂究竟是誰。
透過耶穌回答的推進, 祂的聖言照射到存於婦人心底暗角一件她更渴求的東西—— 永生。可能永生為她來說,一直都是不可能的妄想。她是撒瑪黎雅人,出身寒微,又是一界女流,且處於邪淫大罪之狀況中,何來條件?莫說安享永生,此世過好日子也難!已經沒存厚望的她,忽然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與熱火。相信最打動婦人內心那一刻,就在耶穌說出她坎坷身世的時候,非但沒有抓住她的污點,作無情兇狠的審判責備;祂於後續的回應中,更釋出一股暖流,使她明白上主只得一個,祂亦是所有人的天主。朝拜祂的人無分族群、地點、身分,只需「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若四23 )
何時動善?時時 現時
天啊!父尋找自己!人人都告訴自己,是如何不堪當。連自己也承認是帶罪之身,亦相信罪乃阻隔人及天主的高牆。如今得悉祂毫不嫌棄,一視同仁地接納,那實在是天大喜訊,無比的恩賜;也只有默西亞才能帶來這般喜訊。婦人相信了耶穌,「撇下自己的水罐。」(若四28 )她得到了有情真理的啟示,有愛活水的滋潤。本是給人解渴的,成為受解渴的人。用來盛水以解肉身之渴的水罐,變得一時之間無所用。因靈魂之渴已為基督活水所解,反而自己的生命已經化成靈性水罐,盛滿後樂於與別人分享此活水。
天主聖三藉著基督受難至死所帶來的救恩,可謂源源不絕,如上善活水。基督在公開生活裡,已處處表現「善利萬物而不爭」之德。(道德經八)祂所宣傳的天國道理,是為惠及衆生而言。祂乃和平之子,不邀功不搶利,不推動暴力鬥爭。祂尤其選擇與貧苦大眾同行,甚至為罪人的得救甘願被列為罪犯,「處眾人之所惡」,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極刑處死。祂居心在何?「居善地,心善淵」,意謂祂來自謙厚聖善之根源, 並處於沉實至善之中。因此祂能行仁和言信, 且耐卑貶委屈而無悔無尤。
基督「動善時」, 蓋因祂「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 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 羅五8) 基督今天也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親自來尋找我們,願意一再賜給我們活水。在這方面,當今教宗方濟各正效法著祂,卻遭猛烈抨擊和抹黑。天主的善時,就是時時。時時也就是現時。現在就是時候,現在不是倒退的時候,是皈依的時候。而皈依的意思,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回頭朝向現在尋找自己及指引前往永生的天主。任何時刻,只要我們衝破自己內心的藩籬,祂的活水都流下,洗淨我們的靈魂,助我們改過遷善。
• 作者李達修神父是香港大嶼 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