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鄔詠妍患罕見病冒死產女體會天主恩賜
(本報特稿)信徒陳鄔詠妍患上罕見病「肺動脈高壓」,懷孕後她甘願冒生命危險要誕下胎兒。女兒快將八個月,剛於復活節領洗,一家人將度過首個母親節。鄔詠妍確信女兒是天主的禮物:「當我第一次感受到胎兒的心跳,體會到她是實實在在的生命。既然這是天主給予的,我便有責任孕育和保住她。」
鄔詠妍為女兒取名希遇,寓意「常懷希望,與女兒相遇」,這是她懷孕時的心願,女兒的聖名則是Mathea(意即天主的禮物),「我與女兒一起打贏這場仗已是最大的恩賜,她是我家最好的一份禮物」。
一九九九年鄔詠妍確診患有心漏病,手術後康復,後來知道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須長期服藥。
結婚前,她檢查時發現患有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此罕見病增加了她日後心臟衰竭的風險,醫生叮囑她婚後不要懷孕,懷孕或令她有生命危險。
二○一四年結婚後,她與丈夫以自然方法調節生育,至一六年二月底她卻發現已懷孕五週。
夫婦倆為新生命而喜悅,但也為懷孕帶來的風險擔憂。她的家人、心臟科、內科和婦產科醫生都不鼓勵她懷孕,更有醫生認為趁胎兒未滿十二週問她會否墮胎,「我答醫生,見到了胎兒的心跳,我做不到」。
懷孕期間鄔詠妍定期到醫院檢查,包括要留意肺動脈高壓會否影響心臟負荷;至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則要停用,卻因此導致關節持續發炎。
面對困擾,夫婦倆只有不斷祈禱。懷孕時正值慈悲禧年,她祈求天主彰顯慈悲保護胎兒,自己不時誦唱《聖母讚主曲》,又時常撫摸著肚子向胎兒說:「你是否天主帶來的?如果你是屬於這個家的話,你一定要加油!媽咪也會努力阻擋所有對你不好的說話,你不用害怕⋯⋯你來了,我們便一起努力。」
去年九月十五日中秋節,胎兒三十四週,鄔詠妍如常入院產檢,卻驗出她有高血壓和蛋白尿。醫生說她有先兆子癎(又稱妊娠毒血症)要留院,那天晚上她情況惡化,血壓升近二百,更有心絞痛,急須剖腹產子,「這是我懷孕以來第一次感到死亡的威脅,身體的痛楚令我捱不下去」。
家人立即請神父到醫院為她與胎兒傅油。進入手術室前,她囑咐丈夫,若然她遇不幸,希望家人也不要怪孩子,又著丈夫向鄔母轉達:「若嬰孩平安便要幫手照顧她,教好她,不要怪她,這是我的選擇」。幸好母女平安,鄔詠妍十六日凌晨誕下女兒。女兒則因早產而要留院七十多天才回家。
本年聖週五,鄔詠妍與丈夫在聖若翰堂分享,取題「家庭中的十字架」,談她懷孕的經歷。復活主日,女兒滿七個月,亦是她領洗的日子。她說,洗禮讓她謹記生命得來不易,也教家庭學會知足和感恩。
至於女兒的代父陳麒尹,正是鄔詠妍懷孕時的心臟科醫生,她說:「陳醫生是唯一一位沒有責備我的。多謝他支持我的決定,與我同行」。
鄔的丈夫陳正元也是教友,他也表示靠著信仰才能走到今天:「看著嬰孩由未出生到現在,這小生命有著無比的韌力,努力生存,讓我體會到天主的大能。」他感到女兒的臨在,令家庭充滿恩寵。
去年母親節,鄔詠妍很開心自己能懷著小生命;本年母親節,她終於誕下了女兒,笑言儘管女兒很調皮,寄望女兒常懷喜樂和身體健康,不要像她自己般承受病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