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言在野】火舌臨頭

期數
3824
刊登日期
2017.06.02
作者
李達修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6 月 04 日 五旬節主日

五旬節主日 (甲年讀經)
讀經一:宗二 1 ﹣ 11∣答唱:詠 104∣讀經二:格前十二 3 ﹣ 7 ,12 ﹣ 13∣福音:若二十 19 ﹣ 23 


 

耶穌早已升天了。門徒們變得怎樣?像是孤魂無主?還是魄力充沛?無論如何,復活主基督不再像那四十天般顯現的了, 直至世界進入永恆前一刻。更好說,祂顯現的方式會不一樣,即是藉著聖神,使我們在生活裡經驗到祂的臨在。

今天是耶穌兌現承諾的日子,祂曾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天父會派遣那位一直與祂同在的聖神,作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護慰者。聖神受派遣而來,卻沒有因此離開祂,反而因著與我們同行,使我們能與基督合一,皆因彼此都在同一的聖神內。

聖神降臨節可算是復活期培育的結業禮。回顧過去這七週,我們重新讓生命之奧妙喚醒我們,讓生命的奇跡感動我們。連死亡亦不是結局,由於永恆的天主願意與我們分享永恆的生命。我們相信祂有帶領我們逾越痛苦、罪惡與死亡的大能嗎? 如果我們相信,那麼基督的死而復活便值得我們年年慶祝、週週慶祝,甚至天天慶祝了!慶祝不是在懷緬過去,而是歡欣地讓那偉大奧蹟帶來的恩寵更融入生命中, 讓自己的信仰經由恩竉滋潤下成長及成熟。

復活期培育的結業禮

每一位願意接受基督信仰的人,都符合天主揀選的資格。世間上沒有誰不匹配主耶穌親自來到他跟前,與他相遇談心。每一條生命都贏得了上主,祂忠誠地牧養著我們,無分貴賤,寵愛有加。於是,我們便可以放心依恃著主基督,在跟隨祂的道路上,生活於與祂逐漸增強的默契之中。一生交托於主,寄望永恆天鄉,安然接納生活,坦蕩面對世界,就是天國實現於當下,救恩生效於即時的徵狀了。

於是耶穌回歸祂光榮的本位,坐於天主聖父的右邊。而門徒們亦收拾心情,聽取祂的吩咐,先留下在耶路撒冷城,並聚居在一起;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十天後, 七七節到了。那是猶太人在舊約時代之五旬節,紀念上主於西乃山向梅瑟頒布十誡屆滿四十九天,象徵著永遠敬重上主在盟約中藉著法律所建立之關係。天主聖神選擇了此日降臨,為啟示盟約仍在,可是經由基督重新訂立;法律仍存,卻是通過聖神重新詮釋。

「在初熟節,即七七節內,給上主獻薦新的素祭時,應召開聖會,一切勞工都不許做。」(戶廿八26 )天主聖子所耕種的救恩田地,已經結出初果了,就是經過補選填回猶達斯留下來之空缺的十二位宗徒,還有聖母瑪利亞,和為了跟隨基督而圍繞在一起生活的忠實男女。(宗一13 — 14 , 26 )他們縱然期待,卻沒想到天主的聖意,是要讓聖神在初熟節當天降臨,並且建立新的五旬節。

教會與聖神 空氣般親密

這是新約中的七七節,慶祝上主藉著耶穌在加爾瓦略山上所受之苦難,並因祂的死而復活所頒布的新誡命;天主的愛超越梅瑟的十誡。這也是新約的初熟節, 門徒們的信仰不但已趨成熟,更在聖神的推動下,結出了果實,堅決地要為基督作證,同心一起傳揚福音。新約收割的初果,不只是個別門徒,而是整個團體,整幅莊田。基督所孕育的教會,這個天國的胎兒,在這一天瓜熟蒂落了。

初期教會就是這樣誕生了。經過一陣似暴風颳來巨響般的產痛後,聖神的德能猶如火舌臨於各人頭上,賦與他們力量, 以啟動教會使命之開展,就像嬰孩出生一刻,吸進第一口空氣一樣。其實在耶穌復活後首次顯現時,祂已經預告了此事情。「『願你們平安!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若廿21 — 22 )從此教會與聖神便如同生命與空氣般親密,在呼吸著聖神的恩賜下受派遣,並以基督之名赦罪。(若廿23 ) 

多元與合一 關鍵在平衡

聖神的力量,運行於內心,就像一把火。人平常怯於去做的,會頓然經驗到勇氣和決心。不過並非每股熱情都與聖神有關,每份衝勁都來自聖神推動。聖神燃起的必定是愛火,不會是怒火或慾火。愛火由真理仁義所產生,乃締造和平之火、尊重自由之火、維護生命之火;絕不會是強權專橫之火、武力鎮壓之火。在教會內外,我們走過了歷史上許多傲慢自大的步伐,在自以為是之謬誤及如有神助的錯覺裡,犯下天怒人怨的罪行!初期教會拓展後不久,便已發生引致四分五裂的現象, 受惡神慫恿擺布下,出現黨派的紛爭。聖保祿宗徒才要致函勸導他們:「我們眾人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又都為一個聖神所滋潤。」(格前十二13 )

多元和合一,原來不是今天才提起和重視的事情。困難在於如何取得平衡, 讓教會能健康成長,信眾能和睦相處。門徒們一旦領受了聖神,便立時說起各種方言來。這異象不難理解。既然剛剛誕生的教會,其選民乃普世萬民(瑪廿八19 ), 那麼要觸及他們,並把基督的福音傳給他們,自然需要聖神之助佑,打破語言的隔膜才行。

只是無論懂得幾多種語言,能真正溝通和把信仰傳播的,不離其宗還是一種,這就是愛。「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 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格前十三1)在真人真事改編之電影《海嘯奇蹟》裡,突如其來的浩刼發生後,倖存者都在找尋失散的親人。我們得到提醒,於緊急危難之際,不同國籍文化的人,能擠出超越語言溝通的表達能力,互相救助與扶持。相反地,身處於語言文化完全暢通的社群當中,自私與傲慢,偏見與執著, 都會使我們聽不懂、說不明;比如罪人說出愛的方言,仇人道出真理的話。

作為教會的一分子,我們都感激聖神之降臨,沛賜我們各種神恩。但願我們不僅追求神恩的外在表達,而更注意聖神以千變萬化的方式,來使我們心靈歸向同一的基督,在祂的奧體內分享天主聖三的共融合一。

• 李達修神父為香港大嶼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