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聖母聖心 默存細嚼
兒時望著聖母聖心像, 總是一臉疑惑那外露的心被玫瑰花圍繞著, 並被一把利刃所穿透、上有火焰;人成長了,終於明白這是象徵聖母與耶穌一同受苦受難,提醒世人,賠補己罪, 彼此相愛。
我從小就在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參與彌撒及善會,因此,希望從一位教友的身份,反思一下為甚麼要敬禮「聖母聖心」呢?
談到「聖心」, 大家可能會想起,每月的首星期五晚上, 我們舉行的敬禮「聖心彌撒」。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易於跌倒犯罪,心靈受到玷污。因此藉著透過聖母的轉求,使我們能夠改過遷善;就如聖母無玷之心紀念日的集禱經:「求你因聖母的代禱,改造我們的心靈,使它也成為你光輝燦爛的殿宇。」從而令我們的言、行以及身心靈與主耶穌心心相印。究竟聖母聖心與我們的信仰又有甚麼關係?又能在日常生活中起甚麼作用?
默存心中,反覆思量——我們日復日、年復年地為著不同的事情而忙碌,可是有沒有每天抽五至十分鐘去反省和整合當天的生活呢?記得我跟一位教友學氣功,可是最近有次被一位師兄指出我忘記了基本的步伐和節奏, 他更嚴厲地訓示我,做每個動作時,不要僵化和流於表面,要留心所做的每個動作,然後自我檢視和修正。坦白說,初時被他訓斥並不好受,但當靜下來時仔細思量,發現他的忠告為自己有所裨益。的確,因著我們的經驗日多,可能所做的一切變得公式化。反觀我們的信仰,又會否因成為教友的日子久了,而變得公式化呢?例如在祈禱時,我們會否為求盡快完成而草草了事呢? 又或者在彌撒時,只是機械式對答呢?而聖母瑪利亞正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或許也讓我們一同反思天主的訓誨是否已默存在心中,好讓一切都成為有活力的見證。
賠補己罪,改過遷善——正所謂人誰無過,往往我們容易指出別人的過錯,對於自己的不足和軟弱,我們會自然輕輕帶過, 甚或避而不談。有一次與一位中學老師相聚時,她勉勵我:「當你用一隻手指指出對方錯處的同時,也在用三隻手指(三倍)指出自己的過錯!」這句說話告誡我,不要只顧找出別人的錯處, 而忘記了自己也可能正在犯上同一的過錯。知錯能改是成功的基石;修和聖事是邁向天國的門檻。在信仰生活中,修和聖事正正是一個給予我們自我省察和改過遷善的機會,藉此好好檢視一下自己,從而悔改更新。
放下親疏,彼此相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會愛那些與自己關係良好而密切的人,主動提供協助、關心等,有時候我也會為此而感到自責。想起一位前輩的勉勵:「人心臟所處的位置也會有些微偏左或偏右,是很自然的事,最重要是不要因嚴重偏離而要看醫生,就沒有問題吧!」加納婚宴中,當聖母瑪利亞得悉主人家沒有酒了,她主動向主耶穌求助,並且吩咐僕人: 「他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若二5)從聖母對主人家的主動關心,可見這份無私付出,不分你我的精神。我們又能否從聖母身上學習呢?願我們都能在家庭裡、在工作崗位上、在教會團體中都燃起這愛的光輝。
現在就讓我們的心被聖母的聖心所轉化,慈祥待人、接納無私、自省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