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認同宗教團體貢獻: 緩和國際衝突締造和平

期數
3829
刊登日期
2017.07.0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09 日 中華諸聖及真福(殉道)

(天亞社編譯)法國前外長埃羅(Jean-Marc Ayrault)與聖艾智德團體在四月十八日簽署了一份非常協議。

此協議確認該團體在各範疇上與法國政府的「長期合作」,包括跨宗教對話、衝突的預防及難民的接待。

法國奉行非常嚴格的世俗主義概念,因此這相當於對一個基督徒組織的角色有高度官方認可。聖艾智德團體成立於意大利羅馬,也獲譽為教宗的「非正式外交機構」。

事實上,包括聖艾智德團體和馬爾他騎士團的一些組織,現正促進與各宗教領袖的合作,以調解衝突。

法國外交部也趨向更認真地思量宗教作為締造和平者及作為衝突之源的兩種角色。

外交部二○○九年在部長庫克那(B. Kouchner)的領導下,成立了一所宗教研究中心,當時由身為中東專家兼衝突社會學家的若邁拉(J. Maila)領導。雖然該中心已經關閉,但仍然關注宗教問題。

外交部代表評論說:「像聖艾智德團體般的組織,在經歷著衝突的國家,看來有能力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補充:「他們有能力集合各民間社會領袖,包括宗教領袖,這是我們自己無法做到的。」

「但是,在敘利亞我們還未達到那個階段。這大概需要更多類似的組織,在村或地區層面參與,以重新創造適合對話的條件。」

「燈塔監測」(Pharos Observatory)是在這範疇冒起的另一個參與者,同樣得到法國外交部支持。該運動於二○○八年發起,自一二年以來尤其活躍,旨在維護包括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印尼一帶國家的「文化和宗教多元」。

在經歷著嚴重宗教對立的中非,「燈塔監測」向三人領導的組織提供相當大的支援。他們是班基的恩扎帕拉因賈樞機(D. Nzapalainga), 及其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夥伴。

像馬爾他騎士團、「燈塔監測」、聖艾智德團體和基督和平運動(Pax Christi)等機構,在專家描述為外交行動的「第二道路」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很可能參與於這種非正式談判的機構,包括政治組織、教會、媒體或科學機構。

這些「第二道路」倡導者所進行的這類調停,現在獲得更廣泛的認同。

艾智德團體領袖
肯定教會外交角色

聖艾智德團體在法國負責國際關係的代表皮卡爾(V. Picard)說:「教會一直在扮演其角色,但外交官長期無視他們。」

他說:「現在法國外交承認宗教可以是和平的要素。」

來源:《十字架報國際版》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