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與家長的張力
陳姑娘 :
我的女兒今年中二,我發現她自從暑假開始變得很反叛,常常用手機及與朋友傾電話, 令成績倒退。每次當我責備她時,批評她的朋友時,她對我的態度很差,常常惡言相向,令我覺得很難過。我的家人都覺得我過分緊張, 覺得我應該給女兒空間,我真的過慮嗎?
—— 心急的媽媽上
心急的媽媽 :
謝謝你的來信!從信中感受到你的疑慮、擔心及困惑。有時候,做父母的很想保護女兒免受傷害,但為何這些保護會換來子女的反叛呢?
其實,青少年期是兒童邁向成人的階段。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需要學習獨立,逐步學習處理自己的事情,從為自己選擇的過程中學懂為自己負責任。因此,孩子不像以往般順從,正是她們成長的表現,亦是家長可以培養她們獨立的時機。
常常聽到很多家長慨歎,明明女兒小學時很聽話,升中後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似的。升中後,你的「好」未必一如以往換取到女兒的服從,你可能會感到焦慮,或不知所措。有時候, 有些家長可能會以權威的方式以換取女兒的順服,而忽略了她們的成長需要,關係就在這些角力中慢慢變壞。眼看很多青少年升中後與家人的關係慢慢不如以往般密切。聽過最極端的例子是有人的女兒大學畢業時,將自己的成績表撕破, 告訴媽媽我已經完成了你的人生,以後不要管我。所以有時家長給意見的同時,亦要尊重女兒的意願。同時間我們亦要相信女兒懂明辨是非, 因為這是你對她自小的教育,避免批評她的朋友。因為青少年階段,他們很看重朋友。女兒可能都知道她的朋友有好與不好的地方,但她容不下別人對朋友的批評。就好像我聽過很多青少年不容許其他人批評她的家人一樣。
至於玩電話的問題,我認為與其控制女兒的行為,不如引導她如何健康地使用電話。對於初中的女兒,我鼓勵你可以先了解女兒用電話的作用,之後再與她共同製訂用電話的守規,例如商討可以用電話的時間。對女兒說之以理比起以權威阻止其行為,更可滋潤彼此的關係。
最後,我想推介一本書給你,書名為「親愛的安德烈」,作者為龍應台。這本書是以龍應台與大兒子安德烈間的書信往來,集結成書。它向讀者訴說了父母不明白子女塞上耳機、封閉自己的心情,也說出了子女對父母諸多限制的不滿訴求,充分顯示出父母與子女兩代人的隔膜,以及相互的不了解。作者藉書信拉近兩代人的關係, 希望你看完後會有所得著。
陳姑娘
明愛學校社會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