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威明愛電腦工場榮休 服務基層 推廣環保 收窄數碼鴻溝

期數
3829
刊登日期
2017.07.0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09 日 中華諸聖及真福(殉道)

(本報牧稿)從事社會工作三十四年的信徒張振威於六月榮休,他多年來致力與基層同行,「服務基層很有意思,這回應了大專聯會所強調的信徒應與貧窮和受壓迫的人在一起,與他們同行」。

退休前擔任明愛電腦工場督導主任的張振威曾擔任青少年外展、戒毒服務、低收入家庭等職務。他憶述,自己是在香港浸會學院修讀社會工作時因加入天主教同學會而信教,藉信仰培育,加強他陪伴弱小者的決心。

其中一位影響他至深的是當時擔任學院和天主教大專聯會神師的譚坤神父,「譚神父常說某些同學『好神』,我便是其中一位,意即只會投入神修生活;當我看到譚神父著重關社,以行動活出信仰,他的說話令我反思自己是否太少接觸基層?」

已從事社會工作三十多年的張振威,四年前從其他社區中心調任為明愛電腦工場主管, 由於工場屬自負盈虧,他坦言缺乏財政支援下營運確實艱難:「這裡要符合社福機構、商業公司及社企的元素,要計算成本效益、資源增值,須提升營運效益後才能聘請員工。」

完善工場制度 青年更投入工作

任職期間張振威在工場推行多項新措施, 包括幫助青年穩定就業、增加回收電子產品種類,擴闊受惠的有需要家庭、提升工場環保措施等。由於擴闊營運市場及推動改革,工場在無增加額外人手的情況下仍能增加服務對象及回收量。而二十多位員工當中,三分一為殘疾人士和公開就業有困難的青年;近兩年他更為員工轉為月薪制,增設內部晉升制度,現已有約三分一員工有升職機會。青年見到工作愈趨穩定,便更用心工作。

有多年服務基層經驗的張振威有見一般劏房地方細,難以放置桌上電腦,故他上任一個月即推出回收手提電腦服務,「手提電腦體積小, 學生又可以帶著手提電腦到圖書館上網做功課, 省卻上網費用」。後來工場更回收平板電腦及手提電話,受惠者由中小學生推展至幼稚園、大專生、長者、殘疾人士,目前已增至五千多個低收入家庭使用服務。

為能達致自負盈虧,工場八成收入來自售賣廢料,他並強調會以合理價錢賣給回收商,「我們從不會賺到盡,因彼此是合作夥伴」。

去年一月,張振威獲「綠星級環保大使」專業組獎項,且獲選為「網上最喜愛綠星級環保有心人」;而工場亦剛於本年度獲得「有能者聘之」的傑出師友獎和友善聘用獎等,他指出獎項背後展示出團隊的努力和團結。

服務劏房戶 更體會基層需要

轉投電腦工場前,他在明愛香港仔社區中心任職單位主任時推出關注劏房計劃,每週會到田灣、香港仔、鴨脷洲大街挨戶探訪以建立逾三百個劏房戶的統計資料;他又推動政策倡議,組織居民遊行,向政府爭取位於華富邨旁的雞籠環(又稱雞籠灣)興建公屋。

他憶述在香港仔工作的最後一天仍發起街頭論壇,探討劏房問題,並帶區議員實地觀察以了解劏房戶的環境如何惡劣,「我轉到明愛電腦工場後,沒多久有街坊向我說有五至六個家庭成功爭取調遷」。

政府剛於五月中宣布在雞籠灣南、靠近華貴邨的土地建公屋,曾陪伴過這些上樓無期居民的他得知計劃,倍感安慰。他認為,社會須正視劏房問題,如基層住在租金高昂的閣樓,或女方於離婚後未能申請公屋被迫與前夫同住而慘遭性暴力,「要爭取一個合適的居住環境也不容易」。

臨別在即,他特意在明愛電腦工場的網頁上寫下感受,當中他回顧自己於離任前努力覓地以重置於明年十月須交還政府作發展的廠房的經歷,而於剛過去的五月工場成功競投同區一工廈約一百平方米的單位,他感謝天主陪伴他們走過艱難時刻。對於未來電腦工場達致收支平衡的願景,他寄望社會人士能「繼續一起同行這條環保道路」。(高) 

明愛電腦工場網頁www.ccw.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