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94歲霍文璽修女返馬鞍山 與舊生礦工子弟重溫往事

期數
3831
刊登日期
2017.07.21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本報訊)五十年代到馬鞍山傳教、為礦工子弟提供教育的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霍文璽修女,六月底從台灣來港,與昔日的學生共聚,暢談往事。

九十四歲的霍文璽修女現居於台灣南投縣,這次重臨香港,是應方濟會邀請,參加馬鞍山聖若瑟小學及中學的創校周年活動,又於六月廿九日與一批畢業三十多年的舊生重臨馬鞍山村,並一起走到聖若瑟小堂(已停用)前址祈禱謝恩。

重返馬鞍山村那天早上,當霍修女與舊生重聚時,相擁而泣,她多次強調一切也是天主所賜的恩典,「感謝你們讓我有機會回來,真的令我很感動,其實我沒有做過甚麼,是天主讓我們在一起」。

霍修女生於河北保定,一九五二年在澳門宣發初願後,五四年與同會的波蘭修女文德華和兩位中國修女,應方濟會胡文義神父邀請,到香港馬鞍山傳教,是該會首批到馬鞍山山上傳教的修女。抵步後,一眾修女在馬鞍山鐵礦場附近設立聖若瑟小學及幼稚園,並與礦場工作的村民一起生活。

白衣修女上山   協助方濟會神父傳教

一九五四年、當時三十歲的霍修女首次踏足香港, 開始山上的生活, 她感激村民的接納和幫助。回憶昔日生活,她坦言辛苦,「修道人早已奉獻給天主,(長上)派我往哪裡便到哪裡⋯⋯ 開始時的確很艱難,甚麼也沒有,會院也只是空地,一切由零開始」。

四位修女在會院中,一人當院長,一位負責家務,霍修女與另一人則在學校教學。她說,教書初期沒有薪水,後來政府改例要求教師必須修讀師範課程,她便與劉智英修女到市區受訓,兩年後取得教育證書,才獲當局發放薪金。

霍修女由五四年教學,至八○年離開,二十六年來一直教育礦工子弟,教授小學生聖經、中文、英文、勞作、音樂等科目,更曾當上二年級班主任。她在勞作課時會教導學生刺繡、製枕頭、縫衣服等一般生活技能。

山上生活簡樸,修女每天清晨五時起床,便到小聖堂望彌撒,七時吃過早點後,八時開始上課, 至下午四時下課後,便返回修院朝拜聖體,又會探訪村民分發救濟品或在聖堂教道理。當時修女穿上長身的白色會衣,村民都稱呼她們「白衣修女」。

馬鞍山鐵礦場七十年代中結業,村民陸續外出工作,山上人口減少;加上八十年代政府填海發展馬鞍山,不少居民遷往沙田,山上聖若瑟學校的學生也減少。至八○年,霍修女離開馬鞍山村。

今次重聚,年邁的霍修女仍認得眼前每一位學生,更向他們說:「很開心可以再來這裡,我仍想再來。」她多次感謝校方的邀請,又哭著向舊生說:「第一感謝天主, 第二感謝大家,感謝你們父母的幫忙,(當年)幫助修女來到這裡, 我們來的時候甚麼也沒有,兩手空空的來,不是靠你們的幫助,難以扶持到現在。」

舊生村民談往事

白衣修女六十年前到馬鞍山傳教,服務村民。多年後,舊生仍感激修女關愛鄰人的精神。

五十年代,馬鞍山村的聖若瑟學校學生人數眾多,課室不敷應用,學生每週有兩天須下山上課;至六十年代初修女擴建校舍,加上村民合力擴校,學生可留在山上上課。

六十七歲的舊生曾明芳六月廿九日與其他舊生陪伴老師霍文璽修女重訪馬鞍山村。她十歲隨家人從廣東來港,父親在礦場工作,一家入住馬鞍山村;她的祖母當年在修院當雜工,種菜和飼養家禽, 她經常隨祖母進出修院, 更試過入住修院兩年,每朝跟修女望彌撒,吃早點後上學, 「修女在山上飼養了許多兔子,放學後我便到修院幫忙餵飼牠們」。

畢業數十載,她仍會每年赴台與霍修女相聚: 「感謝修女昔日用心照料,我亦早視她如母親一樣。」

信徒麥海泉的父親也是礦工,她在馬鞍山村長大,讀聖若瑟幼稚園及小學,逢主日會到聖若瑟小堂望彌撒,「我是唱歌班,負責在經樓唱聖詠」。修女愛錫學生,但也有嚴厲的一面,有學生憶述那年代若有學生缺席主日彌撒,翌日便會跪操場。

麥海泉往後轉到市區讀中學,但主日仍會返回山上望彌撒。她感謝天主賜予該村豐厚的恩典, 「修女願意奉獻一生為他人服務,教我們刻苦做人與奉獻的精神」。

七十一歲的舊生林木波是馬鞍山老人會主席, 人稱波叔,多年來他一直服務村民,包括在會內設義診、安排慈善團體派發物資,並為已亡獨居長者辦理身後事。他更繼承前人接辦老人會,「村內愈來愈多長者,有一段時期每個月都要到殯儀館協助辦喪事」。他說,受前人啟發,也希望自己能服務村民。(聰) 


 天主教與信義會 馬鞍山礦場服務村民

(本報訊)方濟會伍維烈修士帶同昔日在礦場傳教的霍文璽修女,與三十多位聖若瑟小學及幼稚園舊生重臨舊地。伍修士接受訪問時指出,六十多年前方濟會會士與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修女合力福傳,現留下的聖堂、校舍、醫療室等建築是當年修道人福傳的標記。

古物諮詢委員會去年把聖若瑟小堂建築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然而建築物荒置多年, 結構不穩固。

至於山上的信義會恩光堂,活化後發展為鞍山探索館。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就業及社區服務經理樊文韜說,「活化的不只建築物,而是人的故事」。

一年前開始,信義會透過方濟會士,聯絡上一些昔日山上的村民和教會人士,記錄他們當年的故事並寫成《礦山記憶》一書, 由信義會與中華書局合作出版,預計八月推出。書中二十五名受訪者包括牧師、神父、修女、舊生等。伍維烈修士肯定此訪問成書工作,認為有助記下昔日教會人士在山上的工作。

馬鞍山鐵礦場設於一九○五年,至二次大戰後開始發展蓬勃,愈來愈多礦場工人及其家屬聚居山上。五十年代,方濟會開展了馬鞍山的傳教工作,又於五二年在礦場附近建立了聖若瑟小堂,由比利時籍方濟會胡文義神父管理。

五四年胡神父邀請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修女到山上傳教,她們設立了聖若瑟小學及幼稚園,教育礦工子弟。及至五五年,方濟會在山腳海旁建成聖方濟各小堂以應付牧民需要,並因應學生增加,在山腳海旁建分校。教會亦為村民提供醫療和救濟。

天主教會外,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一九五○年亦派遣神學生到山上傳教,於五二年建成禮拜堂,又陸續開辦教育。

隨著環境變遷,鐵礦場一九七六年結束,山上的教會學校相繼停辦。

另外,政府八十年代發展馬鞍山新市鎮,原先海旁的聖方濟各小堂於八四年拆卸;在山上服務多年的修女亦於八六年離開,至於聖若瑟小堂則於九九年停用,業權現已歸還政府。

樊文韜說,日後計劃邀請修歷史的大學生開展口述歷史工作,訪問馬鞍山村民。他說,現時在馬鞍山村居住的八十多戶共二百多人,當中約三分一人為礦工後代,透過保育和教育工作,可以保留礦村歷史。(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