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友企業家 為陳醋添上天主教味道

期數
3831
刊登日期
2017.07.21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 天亞社訊) 在聖經入面,總共有九個地方提到「醋」,雖稱不上是貶意, 不過也好像不是甚麼好事, 包括兵士戲弄耶穌,把醋遞給祂。然而,山西省有教友做起釀醋的生意,甚至用上「聖堂」二字為商標,一洗醋與信仰的「不良關係」。

公司以「聖堂」作為註冊商標,董事長甄廷安指出,其用意主要基於兩個方面:「從產品角度看,由於是食品企業,做老陳醋等調味食品,我們做產品就要堂堂正正、實實在在;而從企業的角度看,我們希望做成百年老店,就像我們對面的一百多年的南天貢教堂一樣,希望讓天主教信仰能潛移默化,成為我們的企業文化。」

出生於世代教友家庭的甄廷安很自然把信仰融入生意中,加上近五十位員工大部份也是教友,平常宗教節日如復活節、聖誕節、本堂瞻禮等,他都會讓員工放假休息。他也鼓勵員工在企業的微信群,分享信仰方面的一些認識和想法。

傳承生意也傳承信仰

創立於一九九九年的潞城市聖堂食品有限公司, 前身不過是於九二年開始的小型陳醋家庭作坊。如今甄廷安交給卅五歲兒子甄曉軍的,不只其生意,也把傳承了信仰,讓他可在低谷時安然走過。

總經理甄曉軍對天亞社說:「上一代開始做企業時,只是小家庭作坊,一窮二白,沒甚麼管理經驗,若不是靠著天主的護佑,他想不到其他原因可以讓他們一步步走到現在。」他指出, 九九年發生的一件事,令父親和他都體驗到天主的護佑。

甄廷安憶述: 「我們做醋的工藝中,有一種麩皮的原材料,是用來制曲和配料用。當時在配料車間有一名組長陳貴祿,也是虔誠教友, 他告訴我麩皮快用完了,只能多撐幾天,得趕緊進貨。我心裡是知道,但已聯繫了所有供應商,都說沒有貨。」

他說: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眼見麩皮快真的沒有,想着要準備停產,誰料就在當天準備下班時,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拉著一大車麩皮來到廠裡,很討好的問要不要麩皮。價格還比市場便宜二分錢。當時陳貴祿恰好正在旁邊,就嘀咕了一聲: 『真是天助我們啊!』」

在其他的困難時刻,甄廷安會靠自己咬咬牙就挺過去,但有時也實在是無能為力,此時他會一方面依靠祈禱,一方面不斷從聖經中汲取力量。

在生意順境和特別忙碌的時候,信仰反而最容易被忘記。正在清華大學進修管理學研究生課程的甄曉軍坦言,可能會忽略去祈禱和依靠,但他慶幸從小在宗教氛圍很好的環境中成長,不會失掉信仰。

官場商場文化與信仰實踐

信仰的實踐也難免與商業及官場文化相左,創業之初經常要應酬,也令甄廷安感到很為難,偶爾會迎合, 偶爾會逃避,但發現這終究不是辦法,後來就選擇了面對。

他說:「由於我還擔任堂區的會長,在遇到與信仰相左的情況時,便直接說明自己的身份,有時也主動亮明自己的信仰,這樣反而會得到理解,甚至尊重。」

與此同時,當有領導或客戶前來時,他還會主動帶他們到隔壁的教堂看看,介紹一些教會的知識,他們也很感興趣。

晉商,通常意義是指明清五百年間的山西商人,他們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 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但近二十年,中國各地黑心產品、假貨猖獗,商業道德往往置之不顧。

山西若瑟神父對天亞社說,「以前晉商的傳統現在已反映不出來」,現在的人一切以經濟為中心,只為錢而活,整個國內都有這個影響。

甄曉軍則認為, 現在從商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家都愈來愈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沒有信用寸步難行,做得好的企業大都也是誠信的企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