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漢樞機榮休 楊鳴章接任香港主教

期數
3833
刊登日期
2017.08.04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8 月 06 日 耶穌顯聖容

(本報訊)聖座新聞室和香港教區八月一日同時發稿,表示教宗方濟各已接納湯漢樞機辭任香港主教,並由楊鳴章助理主教接任香港主教。教區於八月五日(週六)下午三時假中環堅道的主教座堂為楊主教舉行祈福彌撒。

香港時間八月一日下午六時, 聖座新聞室發稿,表示教宗接受了湯漢樞機辭去香港主教的牧職,並任命香港助理主教楊鳴章接任教區主教。

香港教區的通告,則提及湯樞機於二○一四年七十五歲時向教宗請辭,獲教宗延任三年,故本年八月一日起退休,由助理主教楊鳴章接任。(主教公署通告見第三版) 

七月三十日,湯漢樞機在主教座堂主持主日彌撒。他在講道中感謝教友為他祈禱,又指早前他收到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斐洛尼樞機(F. Filoni)的信函,信中提到他退休一事,指出其福傳使命與服務不會終止,而是調整。他說,未來會有較多時間住修院。

七十八歲的湯漢樞機卸下香港主教的職務後,將繼續服務普世教會,包括繼續出任聖座經濟委員會和宗教交談委員會委員。

教會領袖期望新主教  帶領教會迎接社會挑戰

對於教區獲委任新主教,國籍司鐸協會會長林祖明神父對本報說, 在社會失去信心之際, 教區主教需要給予教徒以至社會人士更多信心: 「社會不安而人心有些動搖。自胡樞機開始,教區主教一直給予港人信息:教會願意與眾人同行。」林神父指楊主教能幹,其團隊亦能在教務上給予協助,他相信不同時代總有相關的領袖帶領教會,天主的意思總能起作用。

林神父亦指教區需要栽培更多聖召,因國籍司鐸平均年齡已約七十歲, 尤其未來十年需要有更多新血,而目前的社會氣氛為聖召充滿挑戰。

教徒青年亦對新主教有期望。信徒郭倩衡曾在網上節目《沸點》中當主持, 與楊鳴章主教對談,她對本報說,楊主教過去相對上少有機會接觸青年,期望該節目讓信徒從另一角度認識他。

郭倩衡感到楊主教願意溝通, 但主教在面對群眾時顯得有些顧慮,她認為會令外界感到他親和力不足。她期望新主教在溝通和表達上更主動,增加透明度,展現其親和力與誠懇。在社會事務上,她期望主教能堅守香港現有的宗教自由,並能秉持公義原則。

香港明愛前社會服務部部長陳秀嫻博士對本報說,目前香港一般家庭都面對很大困難,加上貧富懸殊,新主教須帶領教會,陪伴社會一起面對問題。她指楊主教長年服務明愛,社會亦會期望他因著這經驗而更明白弱勢社群需要。

社工學者陳秀嫻說,教會以至明愛同工亦需要與各持份者加強合作,擴闊策略及服務層面。她指相關服務更深的目標是改善社會,促進倫理道德,非只追求事工。

信徒牧者肯定湯樞機貢獻

對於湯樞機榮休,菲籍人士專職司鐸范進峰神父(J. F. Flandez) 感謝湯漢樞機重視外籍天主教徒的牧民需要,關心移民在港的生活。

范神父亦形容湯樞機「有如香港教區的父親、凡事包容、容易親近的牧者」。

教友總會前執行秘書關愛華對本報說,湯樞機重視福傳,也關懷「冷淡」教徒,其言行展示他衷誠與教徒一起推動牧民工作,樞機勤於出席培育聚會,「會後更會親筆寫信答謝我們」。她說近年信徒福傳意識提高,惟仍未足夠,故此期盼教會繼續著力加強福傳。(高╱ 黃╱鄧) 

楊鳴章主教於八月二日下午(本報今期截稿後)出席記者會,內容見本報臉書、網站及下期報導。

湯漢樞機榮休專頁見第27 和28 版

 


 

楊鳴章主教——簡歷                            

出生年份、地點:194512月於上海
晉鐸日期、地點:1978610日於香港,歸屬香港教區

教育 :        澳洲天主教大學榮譽博士(2005年) 
                    香港公開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2004年)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
1989- 1990年) 
                    美國錫拉古斯大學傳理學碩士(
1980- 1982年) 
                    意大利羅馬宗座傳信大學神學學士(
1971- 1978年) 


主要職務: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201781日就任) 
                   天主教香港教區助理主教(
201611月至20177月) 
                   天主教香港教區輔理主教(
20148月至201611月) 
                   天主教香港教區副主教(
20094月至20177月) 
                   香港明愛理事會主席(
20151月至今) 
                   香港明愛管理局主席(
20151月至今) 
                   馬爾他騎士團團牧(
2012年至今)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哲學講師(
1986年至今) 


 

牧徽簡介                                              

牧徽上方的城垛,象徵中國的萬里長城; 下面的獅子山,象徵從香港島北望;我們身在香港,不忘神州大地的教會。 

牧徽上的主要訓勉來自保祿對弟茂德的勸諭:「天主所賜給我們的,並非怯懦之神,而是大能、愛德和慎重之神……要依賴天主的大能,為福音同我共受勞苦。」(弟後1:7-8) 

展翅的白鴿,象徵賜予我們生命力量的聖神;燃燒的心,象徵愛德; 天秤,象徵慎重;棕櫚枝上的聖經,象徵為福音的緣故,不惜致命犧牲。 

不管我們盡了多少力、有多大成就,我們仍須向前奮進;不管前路多艱辛,有多大考驗,主必與我們同行──這是最後晚餐後,主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起來,我們從這裡走罷!」(若14:31)綵帶上的拉丁與中文,記述的就是這句訓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