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疆」和「彊」

期數
3834
刊登日期
2017.08.11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8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疆」字很常見, 念「姜」, 它的部首不是位於字左旁的「弓」或「土」,而是右旁的「田」。「疆」, 今天的字義是邊界、國土;還可以解作極限,如「萬壽無疆」的「疆」就這樣解。

解作邊界的「疆」, 本該寫作「彊」。若把「彊」的字形分析為「从弓畺聲」,便是個形聲字;若分析為「从弓从畺」,便含有國土須以武力保衞的意思,便變成會意字。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 「彊」給讀作「強」。人們便在這個「彊」字的左旁加上「土」字,以取代「彊土」的「彊」,讓「彊」讀作「強」,解作健壯、有力。不過,「疆」和「彊」這兩個字,仍有不少人分不清它們的字義,大家便以本義解作蚚的「強」字來取代「彊」。於是「彊」字便給人遺忘了。

蚚,讀作祈。《說文解字》說︰「強,蚚也。『从虫弘聲』。,籒文強从从彊。」這釋義指出,「強是蚚類昆蟲。字形以『虫』作形旁,『弘』作聲旁,是形聲字。是籀文『強』字的字形,『从彊聲』。」(「」,即今天「昆蟲」的「昆」字)。

網頁版《新華字典》說︰「【蚚】字的意思是:米中小黑虫,即米象。」《正字通》說︰「蚚,今廣東呼米牛,紹興呼米象。」記得年幼時,看見米粒中有不少黑色的小甲蟲爬來爬去, 外婆叫牠們做穀牛。穀牛, 該是蚚( 圖) , 亦即《正字通》的米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