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李建唐主教安息 生前收復教堂與土地
(天亞社訊)中國山西省太原教區李建唐主教於八月十三日去世,有教會史研究學者指出,李主教為摧殘殆盡的山西教會收復教堂和土地,功不可歿。
太原教區保祿神父對天亞社說,李主教沒甚麼大病,不過近幾年有小腦萎縮的問題,身體每況愈下,算是自然老去。
他續說,李主教是在主教府中去世,「這幾天他吃飯不太好,十三日上午有嘔吐,情況不太好,醫院大夫也沒有效方案,在諸親友、孟寧友主教和其他神父的陪伴之下他於下午五時五十四分離世」。
教區將於十七日在主教座堂為李主教舉行追思彌撒,之後移送主教靈柩至其家鄉洞兒溝,兩天後在當地天主堂舉行殯葬彌撒,隨後遺體安葬於教區神職公墓。
孟寧友主教又指示每位神父為李主教奉獻三台彌撒,全教區教友為李主教誦念《終後經》和《為已亡主教誦》一個月。
教區的若望神父憶述, 李主教像他的親人,在李主教還是神父在洞兒溝服務時, 就給他們村送彌撒。「我小時候給他輔祭,感覺他就是父親輩的、很傳統的神父,刻苦、實實在在,不說漂亮話,和他近的人挨的訓多,但感覺如一家人。」
保祿神父也說,認識了主教逾二十年,對他來說主教是個很嚴肅的人,為人謹小慎微,生活很簡樸、低調。他又形容主教「心靈手巧,甚麼都會做,木匠、機械,比如水龍頭壞了,也是親自動手修補」。不過他指出,主教團學識不高,也讓他這條牧職路走得很不容易。
曾對當年榆次教區小修院院長進行過訪談的教會史研究學者張傳聖對天亞社說,李主教還是修生時,學業尚未完成。但因為年紀比別人大,所以修院與香港的主教通信,建議破格讓他祝聖為神父。
青黃不接下提前晉鐸
這位台灣教友續說, 但幾個月後修道院被解散, 「那一班只有他一人保住聖召,後來成為文革後人才凋零、青黃不繼的時期延續教會的主力,最後更祝聖成為主教」。
他指出,這個秘密在多年後修院院長回太原時才向李主教透露,主教當時才恍然大悟當年怎麼讓他提前晉鐸。
說到李主教的貢獻,張傳聖指出,文革時山西教會是全國唯一連主教都槍斃了的地區,摧殘殆盡,但李主教後來卻收復不少被沒收的教堂與土地,重建許多教堂。
他又說,在山西特殊的處境中,身兼愛國會主席與教廷承認的主教,「讓左手不會打右手,這部份是一個特別的歷史觀察點」。
李主教於一九二五年出生於洞兒溝村,十四歲進入榆次教區安多尼小修院學習;五六年由同省洪洞教區韓廷弼主教祝聖為神父;在六六至八○ 年間被強制勞改,獲釋後回到堂區服務。
他曾任南郊五府營本堂、洞兒溝本堂,至九一年任太原教區副主教兼總堂本堂,於九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晉牧成為太原教區主教,直至二○一三年十一月廿四日榮休。在九六至二○○八年間,李主教擔任山西修院理事會成員,並在二○○○至○一年擔任修院院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