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不改抗爭逾千天 老教友吳本篤:沒信仰守不下去

期數
3840
刊登日期
2017.09.22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9 月 24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天亞社訊)老教友吳本篤已八十一歲,還在凳上爬上爬下; 又熟練地更改手機程式,以便把顯示「鳩嗚團」進行了多少天的燈牌改為一千零九天,給經過的群眾知道這裡還是有一群人堅持著爭取真普選。

「鳩嗚團」在雨傘運動還未結束前已成團,以延續運動的精神。該團的成員並非發起「佔領中環」運動或學生罷課的重量級人物,只是一群普通的中、老年人。

「鳩嗚團」是「購物團」的普通話發音。雨傘運動期間警方驅趕旺角佔領區人士,市民便以「鳩嗚(購物)」為名在區內閒逛。

吳本篤跟天亞社說,「鳩嗚團」高峰期有上千人,後來人數漸少,現只有十至三十人參與。但他們仍堅持無論颱風大雨,每晚七時至十一時必定在繁囂的旺角購物區固定位置聚集擺攤。

參加者時而坐著閒聊,時而喊口號;或拿著咪高風發表對局勢的看法。跟著在附近遊行約十五分鐘作結束後,各自回家。「這裡沒大台或領袖,都是自發的。」他形容他們甚至稱不上是「團」,只是烏合之眾。

吳伯伯憶述成團經過,指佔領期間旺角最早清場,「清場後市民深深不忿,繼續在旺角抗爭」。

他稱,其實他們要再佔領並非難事,只是佔領行動已進行了七十九天,大家也感無所適從和厭倦,警方也不想佔領持續,那他們便索性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一帶胡亂遊走,「帶警察遊花園,或至天亮」。

「鳩嗚團」成立之初,警方對他們很嚴厲,會派上千警力監視,怕他們再佔領街道。更會鎖定目標人物,拘捕那些經常走出馬路或喊口號人士。

「初期我也做足心理準備會被拘捕」。但現在警方知道他們都是和平理性、非暴力,故不太干涉;只要沒衝突,也就不理。

驅使吳本篤他們繼續鳩嗚團的是內心那份正義感和抗爭意志,吳氏強調,除非有突發事件如警方銳意清場,否則「鳩嗚團」會一直堅持下去,直至香港有真普選為止。 

沒信仰堅持不了

吳伯伯出生便領洗,家裡幾代都是教友,他肯定信仰影響著他繼續抗爭。「若我不是教友或不清楚教義,一定不會每晚出來,也未必會那麼積極。」他強調不發聲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和為自己受苦的基督。

吳伯伯二○○三年在香港聖神修院修讀神學,有感學院的培育令他開了眼界。「再不是神父、修女告訴你對或錯,而是自己也明白社會訓導所教導的,有自己的主見。」

他又說:「信仰教導我們,循規蹈矩的同時,也要有正氣,要做正義的事;信仰亦提醒我們要為社會出力,這對個人的行為和品格都是很好的栽培。」 

體諒年輕人,他們只是潛伏

這幾年間,吳本篤看著各大小運動的興衰,理解多數人的那份無力感,覺得沒甚麼可做,他也曾心灰意冷但強調不能放棄, 「不堅持會更灰心,現在還可安慰、振作自己,最少還有我在」。

千多天不間斷的抗爭,他也曾遇到困難,如風吹雨打,為老人家來說,非等閒事,但他很有魄力地說:「吃點成藥、睡個覺、吃點東西暖暖肚,又恢復過來。」老人家慶幸白天沒工作,有足夠時間休息。

所以吳本篤很體諒學生和上班族,認為他們有工作、學業,少出來是理所當然。他又說,年輕人在佔中期間見識過共產黨的態度:不會動搖且越趨強硬,還秋後算賬,不過他深信「年輕人不是退縮,只是潛伏」。

他以早前為雙學三子和東北示威者發起的遊行為例,有約十萬人參加。「原來不是所有香港人都死心,有需要時他們還是會出來」。

這也為「鳩嗚團」打下強心針,讓他們士氣一振。加上在他們慶祝成團一千天時,大家都稱讚他們的堅持,甚至有人建議把他們的行動申請進健力士紀錄,也令他們很鼓舞。

未婚的吳伯伯現在跟侄兒一家同住。他每天出來「鳩嗚」,家人都不是太支持,總覺得他不用那麼賣命,但吳伯伯認為習慣了就好。

不理解的還有國內親友,他們在新聞看到吳本篤,致電叫他不要參加,他回了一句:「知道如何應付。」他強調,只要有心出來就沒困難。 

坐過共產黨的牢,不會再怕坐牢

問他有沒有曾害怕?吳本篤表示在修讀靈修學時,曾分享自己不怕死的經驗,「自此就像真的不怕死」。

他又說年逾八十對很多事也看淡,這幫助他堅持信念,繼續抗爭。

文化大革命時他坐過共產黨的牢,那時他父親病重,從大陸打電報到香港著他回國,那時正值第九次共產黨大會。「共產黨開會時相當嚴厲,誰入境也會被當成間諜, 特別是我們信教的,他們把我囚了三年零七個半月,其中九個月是坐牢」。

吳本篤不堪回首那段坐牢日子,只說: 「共產黨的牢我也坐過,還有甚麼可怕的。」現在被捕、出入法庭對他也是等閒事。

對於香港會否有真普選,老人家不表樂觀,指有生之年未必看到,但他「仍要堅持,因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