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由追尋到追隨

期數
3841
刊登日期
2017.09.29
作者
梁偉才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01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很多人在成為名人之後才會被人追查他們的童年、家庭背景、個人歷史等等。耶穌卻很不同,因為自他出生那一刻直到祂復活升天,以至到今時今日,仍有人不斷去追尋。

當耶穌在馬槽中剛出生時,便有牧羊人去追尋他,天使給了他們一個標記去確認: 「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躺在馬槽裡。」(路二12 )之後,更有來自遠方的賢士去追尋祂,朝拜祂並送上黃金、乳香及歿藥作為禮物。(參瑪二1︱ 12 ) 

到耶穌長大後,開始出外傳教時,有幾位洗者若翰的門徒見到祂後,肯定自己已經找到他們心目中的默西亞,而若翰清楚地指出耶穌就是:「天主的羔羊!」(若一36 ) 

耶穌在宣講福音時,四處奔波,有時,希望自己可以靜下來祈禱休息但卻身不由己,因為群眾由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要聽祂的教訓及要求祂行奇跡,治好他們的疾病或驅魔,也有人要求祂成為君王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耶穌堅決地指出祂並非要在地上建立國家,而是要把生命帶給人群(參若第六章)。

甚至在耶穌被埋在墳墓後, 過了安息日,婦女一大清早便到墳墓去找已死去的耶穌,當她們發現耶穌的屍體不翼而飛時,她們一臉愁雲,痛哭流淚,非常失望。幸好,得到那兩位站在她們身邊的人指點後,她們重獲動力,「你們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這裡了,他已復活了。」(路廿四5︱6)她們立即起身跑去告訴其他的宗徒。

耶穌的確是人尋找的對象,在祂的一生中,有不少人都尋找祂,或許只是出於好奇,又或者對祂有期望,甚或由於曾經受過祂的恩惠,但真正追隨祂的人並不多。

要追隨耶穌,首先要認識祂,接受祂的教導並改變自己; 以祂的教訓去生活,用祂的目光去待人處事;之後更要向其他人宣講祂的喜訊。稅吏匝凱是其中一個例子(參路十九1︱ 10 ),他與耶穌相遇後,由守財奴變為大慈善家,公開認同耶穌的教訓,不再欺騙他人。

而十二個宗徒雖然三年來一直與耶穌一起生活,但可惜, 他們中也有出賣者,而其他宗徒可以說要到聖神降臨後才算是真正追隨耶穌。他們領受聖神後, 不再懼怕,能夠走出去把天國的喜訊傳給其他人,甚至以殉道去見證自己所宣講的一切。

今日仍有不少人追尋耶穌,不過,眼見有些人從不上心,或者只是朝三暮四,出席一兩次慕道聚會便打退堂鼓。當然也有一些領洗後「失蹤」的教友。他們在起初都一鼓熱誠去追尋耶穌,可惜,由於種種原因, 仍未能真正地追隨祂。你成了耶穌的追隨者沒有?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永明和黃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