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灣中心學校慶祝金禧 幫助青少女跨越成長障礙

刊登日期
2017.10.06

(本報訊)善牧會瑪利灣中心及瑪利灣學校慶祝五十周年,修女及合作者多年來幫助遇有家庭及學習困難的青少女跨越成長障礙,近年更引入多種學習及輔導工具,為她們提供更佳的學習環境。

瑪利灣中心與學校緊密合作,透過院舍生活與學校教育幫助學生度群體生活及學習,本年六月至明年六月開展金禧慶祝活動,主題為「自由.飛」,十月七日舉辦的講座邀請了夏志誠輔理主教談自由。

談到近年工作,善牧會阮開鳳修女九月十四日對本報說,「最大挑戰是環境轉變,學生的困難加深」,因此修女與同工不懈地學習新方法去幫助學生。 

阮修女曾任瑪利灣學校老師及瑪利灣中心院長,目前為瑪利灣學校校監,她指善牧會修女以往多參與前綫服務,現集中擔任管理工作,目前亦有修女在宿舍關顧學生心靈。

「家庭解體,兒童遭受更大的傷害,為此我們要幫助他們修補創傷。」瑪利灣中心院長潘婉玲九月十四日對本報說,中心近年引入更多專業工具去幫助學生,例如藉「2Rs」計劃照顧有醫療照顧需要的宿生。

中心善用輔導工作 幫助學生掌握人生

潘婉玲說,中心透過三方面計劃幫助青少女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第一是推動「認知行為療法」,這也是中心輔導工作的主軸,即幫助學生辨識行為本質與自己感受,繼而尋求其他更好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第二是加強學生與社會連繫;第三是針對情緒困難而推出的音樂計劃。

學校重視生涯規劃 
發掘長處裝備技能

瑪利灣學校校長蔡子宗九月十四日對本報說,教師善用不同的培育配套,幫助學生發揮能力,鼓勵她們即使遇上困難仍不會放棄學習。

該校提供小六至中六課程,學生完成中三後可升讀主流學校,也可以選擇留校修讀高中。蔡子宗指出,學校在高中會提供一般及應用學習課程,幫助學生裝備行業技能及升學;亦有學生接駁到大學學位。

蔡說,學校提供多項成長計劃去幫助她們學習感恩與寬恕,最近更引進中文大學關俊棠神父的心靈教育計劃,以整合生涯規劃。

善牧會五十年代來港服務

談到發展歷史,中心院長潘婉玲指善牧會五十年代已教授青少女縫紉等謀生技能,是當時的「前衛」服務;而瑪利灣中心及學校最初是讓未能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生主動報讀,直至二千年代轉型,改由教育局轉介入讀。

目前該校有九十位寄宿學生、五十位日校生,其中四位學生跟本報分享她們的學習經驗。學生章安琪說,該校老師較主流學校老師更明白她們遇到的困難,亦更包容,即使遭惡言相向仍能保持耐性教好學生,「我的目標是好好學習, 將來教授青年打鼓」。

另一學生李玫瑤對本報說,藉著群體生活, 她們的學業與行為不斷改善,她本身亦因表現良好而能增加回家日數。學生黃寶鈴表示珍惜同學間互相交流功課的機會;徐嘉慧則指同學能彼此包容。

善牧會於一九五一年在港展開服務,曾成立不同學校及院舍,現時的香港仔瑪利灣中心於一九六八年成立,附設的瑪利灣學校於同年成立。

中心與學校於今年六月舉行金禧慶祝活動開幕禮,今、明兩年會舉辦連串活動,讓教會以至社區人士了解學生的生活及其學習成果。(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