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十字架同行者修會程明聰神父 眼疾缺憾成天主傳揚福音工具
先天患有眼疾的程明聰神父認為, 儘管身體有殘缺,卻因此令他更能謙遜侍主, 「失明不是阻隔;看不見更好,因為有更多人前來幫忙,從而製造更多福傳機會」。
程明聰神父一九七二年生於香港一個公教家庭,家中有父母和兄姊。他小學一年級確診患上青光眼,待至小四時施手術;當年手術雖成功,但右眼卻因內出血導致逐步失去中央視力,往後他一直依賴左眼讀書和生活。
「我雖有弱視,看東西不清楚,但仍能看到書本」,眼疾障礙令他有感不少事也做不來,遂不斷要求自己努力讀書以填補缺陷, 但卻也因這缺陷而變得孤僻,「直至我真正皈依天主和轉化自己後, 才學習到要將自己的圍牆拆掉」。
程明聰十三歲隨家人移民多倫多, 大學時於滑鐵盧修讀電腦工程, 此期間亦是他遠離天主之時, 直至轉到渥太華工作並與朋友同住, 當時室友大多是虔誠基督徒, 不時在家舉行信仰聚會, 他對本報說: 「當他們週日參與崇拜, 因不知我已離開教會, 遂表示可順道載我返聖堂,我惟有跟車到聖堂去。」
他重返堂區後, 團體對他無私的照顧令他感到無比溫暖,「我當刻立志向天主說:我不會再走」。完成工作學期後返回滑鐵盧繼續學業, 他開始熱心參與華人信仰團體── 一九九三年參加「加拿大東岸華人天主教青年生活營」,又參與神恩復興運動等;兩年後他開始在不同的信仰團體作見證,不少人會問他有沒有考慮過成為神父,「雖然我不抗拒,但從沒有此想法。但自那時開始,遇到的人也會不期然向我提及聖召」。
九五年他找神師辨別,至九七年參與巴黎普世青年節時,看到數以萬計的青年聚集,當刻他感到有聲音向他說:「這群青年就如沒有牧羊人的迷失羊群,你還等甚麼?」那刻他深受觸動不斷哭泣,返回加國後決心修道。九八年他完成碩士課程,同年九月修讀哲學,九九年加入十字架同行者修會,並於二○○五年晉鐸。
加入十字架同行者修會前,同會一位失明修生的表樣成為他決意加入該修會的原因,「他出生已失明,卻常懷喜樂,很開放地去表達自己」。從修生身上他領悟到失明正是天主給予的恩賜,「正因我的殘障,當我向外求助時使人更容易接近我,我亦更容易向外分享天主的愛」。
修道期間,他的視力愈來愈差, 左右眼也先後出現白內障,惟一可以依靠的左眼也愈來愈看不清楚,直至在二○○八和○九年進行的眼部手術均告失敗後,兩年後神父左眼只能看到影子,右眼亦只有周邊的視力勉強看得見。
眼疾曾令他一度需要休養而暫停堂區的牧職工作,但當病情穩定後程神父便再投入堂區服務。近兩年他服務當地的福傳媒體《生命恩泉》,走訪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洲、香港等地傳揚福音。
談到聖召與青年培育,他認為現今聖召並沒有減少,「只是懷有聖召的人卻少有人支持和鼓勵他們去回應召叫,青年會擔心自己得不到認同, 或顧慮自己並無能力」。他認為見證很重要,「從他人的見證與轉變,能看到天主真實地工作,並能推動青年聖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