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有裝上避震防護罩嗎?
昨天,朋友跟我說了一個真實故事:
一個十五歲少女,本應青春活潑無憂無慮,忙讀書,忙拍拖,忙追夢,但少女乙卻沒有這份福氣。這少女乙的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內地人,在香港生了三個孩子,包括少女乙和她的兩個小弟妹。可惜爸爸「走佬」潛逃,媽媽回到內地,雙親因著不同原因離開了香港,離開了孩子,年紀輕輕的少女乙,一心想肩負起照顧小弟妹的責任,可是十五歲的孩子在香港不能工作養家,三姐弟妹又不想被拆散寄居於不同家庭,所以不願意申請政府的援助⋯⋯
其實香港的繁榮背後,一直隱藏著不少被遺忘的邊緣人。生活在社會經濟下層的難民、新移民、少數族裔、在職老人、更生人士等弱勢社群當中,類似的悲慘故事, 比比皆是。可是,當大家都忙著生活,忙著「搵食」,忙著存錢買樓,忙著幫孩子補習,忙著照顧家裡長者,忙著給至親生活保障,心已經累得不能,哪來空間關心其他人的生活?有些有心人也不是沒試過為公義發聲,為小眾爭權,為弱小送暖,但當付出與收成不成正比,加上利用別人善意行騙的個案層出不窮,難免對政府、對社會、對人性心灰意冷,久而久之,為了免受傷害,為了至親的益處,學會了為「心」裝上冷冷的避震防護罩。心硬了,自身就安全了。
感謝主的奇妙創造,感恩在加爾各答的義工分享經驗,我親身體會到原來冷的硬的,只是裝在心外面的避震防護罩;心,還是軟。
加爾各答的仁愛傳教修女會總部,每星期天也為義工安排不同語言的分享會。因為修會總部沒有華人修女,我就被委派負責帶領每週的中文分享會。雖然參加分享會的華人義工一般不會太多, 但許多真摯交流,每每是感動時刻。記得一次,有二十多位義工參加分享會,分別來自中國內地、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感動的,不單單是人數,而是義工們動人的分享。動人的, 不是他們遭遇到特別的神跡奇事,反而是在最平凡的餵飯中、陪伴中、服侍中,體驗到愛。大家分享時,有的是紅著眼說,有些更哭了出來,其中包括一個堂堂大男人。他們哭,不是因為傷心看到服務對象的苦,而是看到了愛—— 滿街是活生生的貧窮,服務點是沒有先進設備的簡樸家舍,卻到處充滿著無私的愛,每個人都在為不同國家不同宗教不認識的人服務,沒有酬勞費,沒有嘉許狀,為甚麼會這樣?這不是太不真實了嗎?然後, 當他們每天也帶著愛去服務時,也感受到被他們服務的病人、或老人、或垂死者、或殘缺孩子深深愛著時,他們崩潰了。他們發現自己那本來裝上了避震防護罩的心,失守了、被觸動了、被燃點了,在不知不覺中,從內開始蛻變,硬的心變軟了。
我知道,這是聖神在義工們的心裡面動工,讓他們在貧乏不足不義中,看到祢的大愛。
很多人質疑,短期義工在家舍服務一兩天,對家舍不但毫無益處,還帶來負擔,其實這些質疑也不是沒根據,我自己就首當其衝。在家舍裡,我一向負責為新來的義工做介紹,因為家舍地方頗大,注意事項繁多,工作也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雖然已經把中英文筆記釘在壁報板上讓義工參考,但因為義工跟家舍裡的阿姨工人言語不通, 服務的第一、二天通常會感覺混亂,適應和學習大概需要一星期左右,若果在工作還未上手便要離開的話,對家舍裡的修女、阿姨、工人、或長期義工,或多或少造成負擔。可是,仁愛傳教修女會仍然容許短期義工來到家舍服務,是為了讓義工透過付出,體會施比受更有福,透過服務,感受愛與被愛,讓硬了的心變軟。
聖德蘭修女和她的修會所做的,正是以愛見證基督,帶人在愛中行走,使人從內在蛻變。
你有為了自我保護,替你的心裝上冷冷的避震防護罩嗎?
當你發現防護罩的避震功能失效,自己從內在開始蛻變時,不要怕心變熱,要感恩心變軟,因為, 應該走對了。
有人說,心軟是人性弱點,但正正是這個被標籤為弱點的,證明人性還在。
不要怕心軟,但願彼此感染, 把愛傳開去。
作者為天主教教友傳信會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