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繪本圖書館

期數
3844
刊登日期
2017.10.20
作者
沙拉阿姨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0 月 22 日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前幾篇談到如何在主日學中使用繪本,也談過背後的理念。這次談的是如何建立繪本「圖書館」。「圖書館」一詞,通常讓人聯想起固定的圖書室,裡面有寬敞的空間放置和展示圖書,也有圖書館員負責整理書本。但這概念不大適用於主日學的繪本圖書館,事關大部份的聖堂也與學校校舍相連,即在上學日是學校,只在主日才化身成主日學的教室。這種安排確能把有限的地方物盡其用,但亦意味著主日學的繪本圖書館不可能是長期的建設。

因此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將「圖書館」的概念精要提煉出來,也就是共享閱讀資源。在主日學的運作中,我建議可用以下三個方式進行: 

(一)備有足夠一班使用的複本,輪流使用:舉個例說,幼稚園高班與小學一年班(不同堂區的主日學班級名稱有異,在此以學校班級命名)的主日學班級均打算使用《你很特別》這本繪本,堂區可購置足夠一班同學使用的數量,讓兩班輪流使用。如書籍保養得宜,繪本可供至少十屆同學使用。

(二)書包圖書館,以供借閱:此概念與「書伴我行」計劃之理念相近。舉個例說,小學一年班的主日學班級書單中包括《你很特別》、《太陽下山,回頭看》、《我是獨特的》和《免費贈送》共四本繪本。我們便把四本繪本設為一組供同學借閱(也就是所謂的書包)。這種做法可減少同一班級中的存書量,鼓勵同學在不同時段借書,但卻無法保證在教授繪本的課堂前,孩子都閱畢該繪本。

(三)在聖堂設置圖書角:家長們也許留意到,彌撒中不少內容超越孩子理解的能力, 有些孩子難以專注安靜,發出的聲浪甚或騷擾到其他信眾。有些堂區刻意劃出孩子區,以隔音玻璃阻隔,但只屬少數。眼見不少家長因無法處理孩子在彌撒中的焦躁和騷擾他人的情形,漸少出席彌撒,甚至自此禁足,很是可惜。如果聖堂內能設置繪本圖書角,孩子在彌撒中可閱讀與天主教有關的繪本,或完成附帶的工作紙。那麼孩子在彌撒中,仍然保有和天主的獨特聯繫,不但不妨礙彌撒進行,也是切合兒童發展的宗教培育。

以上的建議未必切合每個堂區的實際情況, 但設置藏書庫並鼓勵閱讀,卻是不變的本質,正如《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到: 

鼓勵閱讀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如何選擇並建立一批豐富的藏書,並把孩子視為成熟和可信任的讀者,指導他們有效地閱讀、隨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既然各堂區的主日學有其獨特的運作方式, 正好可以把設立圖書館一事,成為眾人之事。以上提及的幾種方式,各有利弊。如孩子也參與選擇,並合力訂出使用規則,孩子必定更願意遵守,從而培養成為可信任和成熟的讀者。

說到孩子參與建設圖書館,我想介紹一本繪本——《圖書館巴士嘟嘟》。這繪本以事實為藍本,講述一群孩子自設巴士圖書館經過。一部老舊的校車「嘟嘟」,經常帶孩子到他們最喜歡的圖書館。可是有一天嘟嘟壞掉了。修車叔叔和父母親說明嘟嘟必須報廢,孩子們卻非常不捨得, 於是展開拯救嘟嘟大作戰,最後嘟嘟成為了一輛滿載孩子歡樂的圖書館巴士。

善用繪本啟導兒童系列之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