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委會惜身文化事工 推動身體神學家庭價值

期數
3846
刊登日期
2017.11.03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1 月 05 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本報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惜身文化事工」為平信徒夫婦與青年提供「身體神學」課程,裝備他們向更多人分享愛、性的整合、忠貞等課題。

廿六位完成兩年身體神學課程的信徒,包括八對夫婦、一位單親媽媽以及九位青年,於九月二日在聖母聖衣堂的結業彌撒上接受夏志誠輔理主教派遣成為導師,承諾日後繼續推動身體神學,分享家庭價值。

惜身文化事工組長朱志洪早前對本報說, 該課程早於三年前由李斌生主教(現為澳門教區主教)設立,召集信徒研習身體神學,為信徒夫婦、喪偶者、單身人士、青年等培養他們在生活中履行天主教訓導,認識婚姻真締,以推動信徒重視婚姻及鞏固家庭。

他指「身體神學」強調忠貞和貞潔、成為對方的「禮物」、完全的交託,以及身體的尊嚴, 他指不論是已婚或單身也要持守貞潔:未婚的要懂得愛惜天主賜予的身體;已婚的須明白婚姻聖事乃是天主賜予的禮物,應彼此尊重。

學員進入社區分享信息

此外,惜身文化事工曾在主日學提供有關身體神學的親子活動、到明愛專上學院試行惜身文化的細胞小組、定期在信仰兒童雜誌撰寫專欄、在臉書專頁平台分享資訊等;並定於十一月向兩所天主教中學推動身體神學,其中天主教培聖中學請來駐校社工、倫宗科教師、家長夫婦接受相關培育。事工過去亦出版多本身體神學相關的書籍,包括最近出版一套專為幼兒而設的身體神學幼兒系列翻譯書籍。

朱志洪期望把身體神學推廣到堂區堂家組、主日學、天主教中小幼學校, 以至大專院校,「惜身文化應從小開始,讓孩童明白愛惜身體」。他自己亦從了解身體神學過程中,學習更會珍惜太太及尊重她:「身體神學提醒我與太太也是對方忠貞的禮物。」

參與夫婦組的單親母親、信徒鍾明惠則從修讀課程中體會到天主對她的愛,並找回生命的意義。她六年前領洗入教後三個月,丈夫因心臟病離世,要獨力撫養三歲半的兒子,她當時最憂心的問題卻是:「丈夫死後會去哪裡?」

她坦言,最初因丈夫的事而迷失自己,她嘗試積極參與教會,期望從靈修培育中找到答案, 「直至認識身體神學,讓我清晰看到天主的仁慈」。她早前對本報說,此課程由創世紀說起, 仔細地解釋天主對人的計劃,「我逐漸明白任何事情也可交託給主,當我祈禱時,祂定會俯聽我,故此我知道,丈夫已在天堂」。

鍾明惠期望以過來人身份陪伴同樣生活於單親家庭的信徒,「每人面對的生命也不同, 透過身體神學的教導,我學會多從信仰角度看人生」。她指有單親信徒和有意離異的教徒主動找她交談,「當對方表示要離婚,我嘗試從修和的角度一起看事情;亦有信徒丈夫突然離世,我以過來人身份與她一起看天主的安排,但願能成為他們的同行者」。

青年組成員信徒吳恩茵早前說:「中學時已了解甚麼是貞潔,亦體會到信仰教我應持守這些價值,而認識身體神學後,我重新認識天主給予人性與愛的美麗計劃。」

面對今日社會對婚前性行為持開放態度,離婚再婚的問題愈趨普遍,不少人對婚姻抱負面看法,她坦言兒時只明白要拒絕婚前性行為,卻甚少真正明白箇中意思,「身體神學教我明白天主背後的美意,性並非不好,性是美麗的事,在天主計劃下應承諾把性交付給唯一的配偶」。

本身是鰂魚涌彌撒中心讀經組成員的她計劃向組員分享所學,她指透過踐行身體神學的教導,在生活中活出貞潔、純潔、愛與被愛和服務的精神,她鼓勵青年多祈禱、讀聖言、朝拜聖體,藉此拉近與主的關係,更能實踐天主給予每人的計劃。(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