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身體力行關愛窮人

期數
3848
刊登日期
2017.11.17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1 月 19 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教宗方濟各定每年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為「世界窮人日」,既延續慈悲禧年的精神, 亦貫徹他以言以行關心貧窮人的態度。首屆世界窮人日文告的主題是「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而要用行動」,提醒眾人,關愛窮人是基督徒的使命,也是跟隨貧窮耶穌的聖召, 而履行這份使命時必須言行一致,以具體行動實踐教會社會訓導。

今天,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諷刺的是,貧窮卻在持續蔓延,財富只囤積在少數特權者手中。各地不少人因著戰爭、暴力、濫權和剝削等因素,而被迫移民、流亡、奴役或失業,因而喪失自由和尊嚴。教宗在窮人日文告中指出,在這些受傷的身體上,我們看到貧困、痛苦和受排斥的面容,亦觸摸到基督的身體。

受傷貧窮的面容不只在戰亂和低度發展的地方才可看見,即使在繁榮如香港的城市,面對財富分配極度不均、勞動不受尊重、人民的政治和訂定政策參與權被限制,以及社會結構不公義等問題之下,亦隨處可見, 例如在外判制度下薪金長期偏低的清潔工和保安員、缺乏養老保障而要靠拾紙皮過活的長者、因工資低和沒有標準工時保障而被迫長時間工作的工人,以及因土地房屋政策失衡而被迫住劏房的貧窮家庭甚至有工作的青年。

凡此種種,都令香港這富裕社會中的貧窮面容有增無減。

我們不禁問,在考慮有關標準工時、工資水平、強積金「對沖」、輸入外勞、全民退休保障等政策時, 政府有否看見在工作和生活中掙扎的貧窮面容呢?有否將基層工友視為有尊嚴的人看待?基督徒又能否從他們身上看到基督的面容呢? 

如何能推動真正的發展,是文告所關心的重點。教宗指出,我們需要以一種全新的生活和社會觀點來回應,不可無動於衷和逆來順受。這要求我們「聆聽窮人的呼喊」,「真正會晤窮人,使分享成為一種生活風格」,並「努力改善窮人遭受排斥的處境」。

面對貧窮,不少人都慷慨地捐助有需要的人士,亦願意探望長者和病人,這些都是重要的慈惠善工。但教宗強調,我們不該認為窮人只是每週一次的義工行善,或是讓我們良心平安而臨時行善的對象。貧窮人不只是同情的對象,而是弟兄姐妹,從他們身上亦可反省自己的生活模式和態度,不要過度消費和浪費。

貧窮人的需要得不到確認,往往是由於其他人,特別是當權者未能感同身受,或只從一己角度看貧窮。教宗勸勉眾人要親身與他們相遇,以平等的態度真心聆聽其需要,並一起努力倡議改善貧窮的處境。這是基督徒以至決策者都要實踐的使命。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