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定會監獄福傳分享會 以宣紙染墨喻青年悔改

期數
3849
刊登日期
2017.11.24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1 月 26 日 基督普世君王節

 

思定會十月二十九日假聖類斯學校舉行「監獄福傳靈修分享會」,出席者包括思定會、教友監獄福傳組織和善牧助更生協會的成員及對監獄福傳有興趣的教友,共有三十六人參加。

懲教署以「更生人士」一詞代替「釋囚」,協助他們解開枷鎖,建立信心,重新出發。因此思定會把今次活動的主題定為「更新」,寓意教會願意積極協助更生人士改過,進入新的生活,亦同時邀請我們反思個人的更新之路。

活動由思定會神師陳鴻基神父帶領祈禱作開始。陳神父表示聖類斯學校前身為「西環教導所」,收容曾犯事的青少年,在聖類斯舉行「監獄福傳靈修分享會」具承傳的意義。

更生人士阿文(化名)在分享中表示,在囚人士容易墮入罪惡的黑暗漩渦之中,監獄福傳正是黑暗中的光,有助他們離開黑暗。阿文表示,陳日君樞機每年中秋節的「監獄月餅贈送計劃」,給予在囚人士「無償關懷」。在囚人士收到陳樞機代教友捐贈的月餅後,曾好奇地問為何月餅中沒有聖經金句或聯絡天主教的資料,相信樞機想告訴他們:贈送月餅的目的,並不是要利誘他們入教,只為表達「無償關懷」而已。正如天主的愛是無條件的,無論我們是否教友,天主都愛我們,教友的探訪就是把天主的愛帶入監獄。

接著,出席者以小組形式分享由懲教署出版的《圍牆下的日與夜》一書內容及聖經金句,了解在囚人士的心路歷程及反思天主聖言。

在分享浪子回頭(路十五11-32)的福音故事時,陳鴻基神父把宣紙浸在有墨汁的水中,然後取出,宣紙表面漸漸呈現優美的水墨圖案。陳神父藉此比喻悔改的人仍能展現人性的美善,因為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而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是「優質宣紙」。活動於陳神父主持聖體降福後結束。

思定會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成員定期探訪歌連臣角懲教所、沙咀懲教所、勵志更生中心及勵敬懲教所。今次是思定會首次邀請其他天主教監獄福傳團體出席靈修分享活動。思定會希望日後能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天主教團體合作推行監獄福傳工作。

•思定會供稿╱該會網站:www.saya.org.hk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