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社會公益

期數
3850
刊登日期
2017.12.01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03 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首美國老歌有兩句歌詞:「當褓姆忙於照顧的工作, 有誰可以照顧褓姆的女兒?」我們不妨將褓姆代入政府的角色、其女兒代入為社會,那麼,我們就會發現在任何年代、任何多元化社會都會出現的一個根本問題。

我們今天生活的多元化社會並非歷史上首個,卻是迄今唯一並未自行毀滅的社會。

美國社會學家德魯克(P e t e r Drucker)指出:「所有早期的多元化社會已經自行毀滅了,因為無人關心大眾的福祉。它們曾經在社區存在,卻未能令社區持續下去,更遑論可以創造社區。」

德魯克認為,如果現代的多元化社會有意逃出這種命運,那麼所有組織的領袖都要明白到,單單領導自己的企業並不足夠,他們還要成為社區的領袖,真正地謀求大眾福祉。

領袖的職責是努力為各自機構獲取利益,每個人亦會為自己謀求利益,這些正正是生存之道;可是,大眾利益應超越個人積聚利益的總和。

一個家庭並非僅僅是每個成員為獲取個人利益而付出努力的總和──家庭的最佳定義,是家人藉著共同努力而創造、享受和維繫的成果。

個人利益只能讓自己享受,但大眾利益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讓大家共同擁有。

十三世紀的偉大哲學家聖多瑪斯(Thomas Aquinas)窮畢生精力、鍥而不捨地努力解決這問題, 可是,對於那個年代的歐洲來說, 他出生得太遲,因為當時社會早已分崩離析,作垂死掙扎。

然而,現代多元化社會以不同模式發展,它擁有一個更加中央集權的政府,控制所有服務、商業活動,以至社會生活。雖然個人和企業也許有很多自由,但他們享有甚少自主權,一切須在中央政府所制訂的框架內運作。

因此,當政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管理通訊、醫療需要、運輸、教育和其他必需品,「誰可以照顧褓姆女兒」這問題浮現出來。

教宗方濟各在向歐盟領袖發言時指出,一個國家如果未能重拾團體意識,不僅會失去其歷史中的重大挑戰,也會錯失自己國家的重大契機。

不過,人們逐漸不太認同多元化且相互競爭的力量,以至去到一個服務,不論是由政府或者社區群體提供,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樣的程度;但這種由人民創造、維持、栽培的真正社區服務才能符合社區的需要,因為希望有這個服務、看到這方面需要, 於是他們共同致力保護大眾福祉,避免令社區支離破碎。

當然, 當中難免會有一股張力──因為現代社會需要褓姆的同時,也必須顧及對其女兒的照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