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五百周年 四神學院合辦研討會

期數
3851
刊登日期
2017.12.08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10 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天主教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信義宗神學院和香港聖公會明華神學院於十一月十日假崇基學院新聖堂,舉行《從衝突到共融》「教會改革五百周年」研討會。

大會以泰澤祈禱開始, 整個研討會的結構,呼應《從衝突到共融》文本中的主要結構,就是先對路德改革和天主教回應作一個歷史勾勒,隨後在信義宗和天主教對話光照下的一些路德神學基本主題作探討,最後就香港處境對合一運動作出展望。

除泰澤短誦外,在祈禱讀經的部份,分別由一位天主教和一位基督教神學院的學生代表,恭讀厄則克耳先知書第三十七章關於木杖接合為一的部份。隨後,由歐偉昌牧師和郭偉基神父,以歷史向度,就路德改革為題作分享。

信義會歐牧師:雙方「普合趨同」

信義會長沙灣堂主任歐偉昌牧師認為,在過去五百年,信義宗和天主教整體發展可被歸納為一個「普合趨同」的模式;而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會史教授郭偉基神父指出,路德的改革並非當時唯一的,其實自十四世紀以來,無論天主教或新教都持續有不同的改革,並以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和胡斯(Jan Hus)為例去說明。

接著,由中文大學葉菁華教授報告路德神學的基本主題,並由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黃錦文神父作回應。黃神父強調在成義教義上,信義宗和天主教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其他的神學基本主題也很接近, 這個亞洲主教團的神學家並提出,天主教和新教要對雙方的神學多了解,才能作出有效的對話。

在小組討論之前,聖公會明華神學院副院長林振偉牧師和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校長蔡惠民副主教先後對本地處境就合一運動作出展望。蔡副主教認為是次研討會是難得的機會,值得感恩。他就香港處境對合一運動的展望發言時,以信義宗和天主教在「成義」的教義上簽署聯合聲明,比喻為把圍牆推倒,但他坦言, 散落一地的磚頭,令邁向合一之旅不完全平坦,因此,蔡副主教提出應以若望福音第十七章大司祭禱文為中心動力,在合一之旅程上攜手上路。

蔡副主教提到合一是沒有人可以預先設計的,沒有人可以制定時間表,但在上述福音經文光照下,合一這條路是正確的。他指出在該段經文光照下,合一的四個幅度:靈性、可見、聖三、福傳。

神學生參加聚會 反思教會合一課題

當天參加者有來自四間神學院的師生、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以及基督教協進會的成員。

天主教徒莫沛欣小姐於會後表示, 此研討會給她很好的學習機會,去了解不同基督宗派的觀點。這位正修讀神學二年級的同學期望,這種研討會可以於日後定期舉辦。

一位當天參與研討會的大陸修士認為,研討會使他心胸開闊,更多的交流和接觸有助關係之發展,並更認識對方立場;他期望日後在學術上,有更多不同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來自墨西哥的傳教士林銘聰(Miguel Angel Ramirez Flores)表示,是次研討會是他首次參與的合一活動。他認為研討會促進不同基督宗派的關係和理解,雖然合一之路不易走,但至少我們已開始相互對話。

是次研討會是繼二○一五年,包括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在內的三間神學院就《有關因信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JDDJ)作座談後,再次假同一地點進行活動。

信義宗和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於十月底,就共同紀念改革發表的聯合公報(Joint Statement)中,指出藉上主之助佑,在祈禱的態度下,願意分辨對教會、聖體和職務的理解,以跨越彼此間之分歧,尋求共識。 

筆者初步反省

梵二期望:「能有機會…與分離的弟兄們合作翻譯聖經⋯⋯」(啟示22 )。去年,由天主教及不同基督宗派神學工作者組成的「神學交談專責小組」翻譯《尼西亞信經》合一中文譯本,雖然這不是對聖經的翻譯,但連同之前翻譯《有關因信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JDDJ)和《從衝突到共融》的三次翻譯經驗,實為日後合作翻譯聖經,提供寶貴的基礎。

目前天主教在香港有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以及天主教聖經學院分別提供神學及聖經培育。然而,華語聖經學者彌足珍貴,同時,不同宗派的聖經中譯本可能各有不同。因此,似乎以研究或翻譯聖經去促進合一,在目前華人社會來說,不太容易。幸而,香港教區最近資助一些教友出國深造,當中包括聖經方面的。

期望日後有更多信徒於上述兩所學院學習進修,以促進個人信仰之成長,也使合一對話能有更多不同之可能。

  • 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供稿作者李志恆為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一年級學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