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你們要喜樂

期數
3852
刊登日期
2017.12.15
作者
黃君右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17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乙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十一1-2; 10-11 ∣ 答唱:路一 46-50, 53-54 ∣ 讀經二:得前五16-24 ∣ 福音:若一 6-8; 19-28


 

 

以下情況, 不知大家是否 熟識:

媽媽接孩子放學,問孩子今天的校園生活開心不開心?孩子回答:「很開心,因為有小朋友陪我玩。」儘管答案未必是媽媽期望的——今天我學會很多新知識,但他仍舊滿足, 因為孩子快樂就好了。

又或者男朋友尷尬的跟女朋友說:和我拍拖,要你和我啃漢堡包,這實在委屈了你。但女孩子一往情心,回了句: 「有你,吃甚麼也滋味。」語畢,小情侶都甜在心頭。

將臨期第三主日,又稱為喜樂主日。讓我們一起反省一下:甚麼是喜樂?喜樂為我們有甚麼意義? 

人要尋求喜樂

人尋求喜樂和幸福,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不過,以怎樣的心態去尋求,就值得我們留心。

福音中提到猶太人派司祭和肋未人去查問洗者若翰的身分。他們追問他是否「默西亞」、「是否厄里亞」、「是否先知」。這三個人物,是幾代的以色列人期待的末世性人物。由此可見,他們的確渴望尋求真正的喜樂和幸福。

不過,當他們知道洗者若翰不是他們所期待的那位,他們的態度立時變得不一樣。事實上,《若望福音》中不下七十次提及「猶太人」。他們通常對耶穌懷有敵意,經常反對他。

若翰願意為人帶來喜樂

走去查問洗者若翰的,有部份是法利塞人。這班人只重法律條文,他們既然確定若翰不是默西亞,就沒有資格為人洗禮。

但若翰清楚、也珍惜自己的身分。他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所言:「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野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他知道自己就是要給人悔改的洗禮,準備好人的心神,讓他們去迎接默西亞的來臨。

若翰明白自己的身分和使命,自謙自卑,知道在那位即將要來的那一位面前, 他連為對方解鞋帶也不配。他引用當時的辣彼(拉比)所教導的:除了解鞋帶,做徒弟的,要為老師做盡一個奴僕應做的事。解鞋帶的工作,太卑微,若翰自謙自己連這最卑微的工作,他也不配。

當眾人不斷查核若翰的身分時,他的回應由「我不是默西亞」變成回答「我不是」到最後只說「不是」。他有意將群眾的焦點集中在耶穌身上。為使人得到真正的喜樂和幸福,他自謙自卑,即使面對別人的質疑,他在所不計。

基督徒的喜樂生命

我們作為基督徒, 在將臨期, 期待主誕生的時期,我們該怎樣表達喜樂呢? 讓我們看看依撒意亞先知的教導(讀經一)。

首先,先知提醒我們要「心靈歡躍於上主」。心存喜樂,先決條件是要懂得欣賞。當你懂得欣賞,你會把天主創造的一切美好事宜存留心中,時常玩味;當你懂得欣賞,你對周遭的人會多一份欣賞,少一份怨懟和執著。

另外,當你領受了天主的鴻恩,心中充滿喜樂,感銘五內之餘,會將這份感悟,化成動力。聖母就是因為得到天主的垂顧,讓他成為耶穌的生母,讓他參與天主救世的工程,因此他喜樂,於是將內心的喜樂之情,化成歌聲,傾吐出來。

耶穌經歷在曠野四十天的試煉,明白天主的旨意,於是他在公開生活,在會堂施教時,就讀出依撒意亞先知的一段話: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 — 19 )

耶穌和瑪利亞都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的行動,光照了幽暗角落,為身受痛苦的人帶來希望。真正的喜樂,要懂得分享, 這份喜樂,能化為動力。

服務貧弱時心存喜樂,如安貧小姊妹和仁愛女修會的修女,他們在服務中讓人看到天主的慈悲;但若人心無喜樂而服務他人,我們就會明白為何安老院會傳出虐老的報導 ! 

總結

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中提醒我們,基督徒有責任在新世代繼續傳揚福音,分享來自天主的喜樂。他指出, 「善總要向外傳揚」。當我們領受了天主的愛情,我們要「心懷與人分享喜樂的誠意,指出美的境界,邀請人們出席甘美的盛宴。」(第9、14 節)主佑各位。

  • 新禮儀年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和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