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希望在彼方 The Other Side of Hope

期數
3852
刊登日期
2017.12.15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17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青年卡納千辛萬苦逃離敘利亞,躲在運煤船上遠渡重洋抵達芬蘭,尋求政治庇護。另一邊廂,已屆中年的域斯全決定離開酗酒的妻子,並辭去推銷員工作,改行經營餐館。卡納獲告知政治庇護的申請遭否決,更被安排遣返,他決定逃走,誤打誤撞遇上域斯全,開展人生另一章節…… 

影片以輕鬆甚至超現實手法,描寫芬蘭目前面對的嚴肅社會問題:經濟不景氣與難民湧現。男主角域斯全購下的餐廳位置方便,主打本地菜式,價格算不上昂貴,客人卻寥寥可數,遂改變經營策略──投其所好,改為供應當地時下流行的日本菜,果然成功吸引大批食客到來,令餐廳起死回生,轉虧為盈!小餐廳為了生計,被迫放棄自身的飲食文化迎合市場,既無奈又現實。

至於劇中談及的難民問題,不單是芬蘭, 更是當今全球議題:聯合國難民署於本年六月二十日「世界難民日」發表《全球趨勢報告》, 二○一六年全球難民新增了二百三十萬人,令累積的難民總人數達到二千二百五十萬,新確認的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其次是南蘇丹和布隆迪。另外,大約二百八十萬人正尋求庇護或難民身份。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資料,德國接收了最多庇護人士(逾五十八萬人),其次是美國(逾五十萬人)。

劇中敘利亞青年的政治庇護申請遭否決,理由是「原居地的政局趨向穩定,可以回國居住」,但見電影中的電視新聞報導指「聯合國認同敘利亞國內戰事頻繁,形勢危急,人民死傷慘重……」兩者的理據完全相反,導演藉此諷刺某些國家領導人對待難民的自私行為,青年幸好遇上餐廳老闆,願意無條件為對方付出一切,情節雖然略為誇張離奇,卻稱得上是「慈善的撒瑪黎雅人」廿一世紀變奏版。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一九五一年《難民地位公約》及一九六七年《難民地位議定書》,「難民」是指有正當理由畏懼,例如由於種族、宗教、國籍、政治見解或隸屬某一特殊團體遭到迫害,因而逃離本國,不能或不願回國的人。截至去年底,大約有五百五十萬名敘利亞難民因戰爭逃難,湧到鄰近的土耳其、黎巴嫩、約旦、埃及,在敘利亞仍有超過一半人口在國內流離失所。

香港政府過往亦接到酷刑╱免遣返聲請, 尋求庇護,根據入境事務處的資料,本年首九個月接到一千五百四十七宗聲請,累積個案總數逾三萬,當中大約一萬宗是撤回或毋須跟進,另完成審核逾一萬四千個案,獲確立的聲請只有一百零三宗,主要來自斯里蘭卡和盧旺達。

討論問題︰ 

  1. 你對於社會上出現的外來者或新移民有甚麼看法? 
  2. 你試過幫助陌生人嗎(不論是金錢上或是各種形式)?若有,請與大家分享。
  3. 你知道現時全球哪個國家或地方出現難民或遷徙潮?試分析及探討箇中原因。
  4. 假如你居住的國家同意接收難民,你有甚麼看法? 

 

參考資料︰ 


 芬蘭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99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