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的真正意義

期數
3853
刊登日期
2017.12.22
作者
沙拉阿姨
主曆
主曆 2017 年 12 月 24 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聖誕節即將來臨,你們將會如何慶祝?吃聖誕大餐?互送聖誕禮物?現今社會以經濟商業掛帥,傳統節日也往往被包裝成消費購物的商機。我們可以和孩子共讀以下兩本繪本,一起反思聖誕的真正意義。

《米奇卡》講述一隻玩具泰迪熊,他是小主人的眾多玩具之一。小主人已玩膩了米奇卡,甚至已經遺忘了他。一天清晨,米奇卡決定要離開這個任性和壞脾氣的小主人,出外尋找自由。在路上,他還不斷提醒自己:「我永遠不要當別人的玩具!」茫茫大雪正下著,米奇卡走進樹林裡,呼吸著自由的空氣。當他午睡醒來,無意中從兩隻野天鵝口中得知這天是聖誕節前夕,在聖誕夜,所有人都應該做一件好事。這時,一隻拉著雪橇的聖誕麋鹿經過, 邀請米奇卡幫忙分送禮物給孩子們,米奇卡也爽快答應。當他們送到最後一戶貧窮人家時, 聖誕禮物已經派光了,也就是說,這家孩子將無法得到聖誕禮物。雖然米奇卡仍然喜歡自由,但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他走進這間小木屋,坐在其中一隻小靴子裡,等待新的小主人發現他。

現今社會物質豐富,很多小朋友也擁有大量玩具,且不斷追求更新奇、更精美的玩具, 舊的玩意通常只會被擱在一旁。如果能為玩具尋找喜歡它、疼惜它的新主人,聖誕便增添了分享的美意。我們也應該提醒孩子,聖誕的主人翁是小耶穌,而不是琳瑯滿目的玩具和禮物,購買之前必須想清楚。

《發光人》講述的是一個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故事。賴瑞是一擦鞋匠,他擦過的鞋總是閃閃發亮,所以人們都稱他做「發光人」(The Shine Man)。在一九三二年的聖誕節, 大家都很窮,沒有人願意花五分錢來擦鞋子。賴瑞頭上戴著帽子,手上穿著充當手套的襪子,他在寒風中瑟縮,卻一個顧客都沒有。賴瑞無聊得在地上撿了一些材料,造了一個聖誕天使線軸娃娃。這時候,有一雙破破爛爛的鞋停了下來,原來是個小男孩,他沒有帽子,露出亂蓬蓬的頭髮。賴瑞把帽子送了給他。小男孩談及自己在馬槽出生,家境貧苦,但他還是大方地把自己僅有的禦寒衣物送給更有需要的人。往後的幾天,小男孩也來探訪賴瑞,直到聖誕夜。

聖誕是相聚溫馨的日子,街上就只有賴瑞和男孩兩個孤獨的人。賴瑞決定為男孩送上特別的禮物——那個聖誕天使線軸娃娃,和一雙擦得亮亮的皮鞋。當賴瑞低頭為男孩擦亮鞋子的時候,一道潔白柔和的光反射到賴瑞眼中。眼前的男孩不是別人,而是「天國的孩子」耶穌。祂要顯現給接受祂的人,這個天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發光人。

這情節活像聖若望福音中提到的: 

「那照亮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 祂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祂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祂。祂來到了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祂。但是,凡接受祂的, 祂給他們,即給那些信祂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聖若望福音一1 – 18 ) 

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和家人好友共聚,看燈飾、吃晚餐實是樂事,但也要好好準備我們的心靈,預留一個位置,迎接小耶穌的來臨。這才是聖誕節的真正意義。祝大家有個充滿喜樂的聖誕節! 

善用繪本啟導兒童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