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委會年會前舉辦講座講者指香港處半威權時代

期數
3855
刊登日期
2018.01.05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1 月 07 日 主顯節

(天亞社訊)教會團體舉辦研討會,講者均認為,香港已踏入半威權時代,往後民主路更難行,呼籲市民要堅持、泛民主派要團結。夏志誠輔理主教勸勉香港市民,在威權統治下要效法基督繼續發聲。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十二月十七日舉行四十周年大會暨研討會,題目為「威權管治下的人權、民主及法治」。

大會舉辦前,即十二月十五日,香港立法會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負責審議法案修正案的全體委員會法定人數,由現時議員數目過半的卅五人,減至二十人。

公民黨立法會前法律界議員吳靄儀出席研討會時表示,減低法定人數或違憲,影響立法的有效性,對立法會中沒人關注相關問題感到失望。

她指出,《基本法》第七十五條表明「立法會舉行會議的法定人數為不少於全體議員的二分之一」。

這名大律師表示,全體委員會為立法會一部分,為正式立法程序之一,所提的議案及修正案等也對立法會非常重要,「真的不可以把全體委員會當成形式而已」,因此法定人數理應受《基本法》規範。

她批評,「無論立法會主席、民主派或是建制派,均對減低法定人數是否違憲不感興趣,令人失望。」她指出,民主派應該提出司法覆核,「但這或許需要承擔大量訴訟費,最後導致人大就此釋法」。

她慨嘆說:「以往以為《基本法》是成文憲法,雖說人大有解釋權,但覺得不會亂來,令《基本法》面目全非。但現在是愈來愈凶狠,甚至不顧顏面、不講法律原則、公平程序,說甚麼是甚麼。」她擔心這樣繼續下去,日後香港人「憑甚麼保護自己、自己的財產和人生自由?」

香港民主路愈走愈遠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亦在研討會上指出,現時香港正走向半威權時代:「以往我們還有機會走向民主,但自人大提出『八三一』高門檻的行政長官選舉方案後,香港已沒民主,而是半威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台後這半年,變化很大,是逐步走向威權時代。」

他指出,短期內香港未必能扭轉局面,「因為中國的內部發展也影響香港民主化的前路,而現在看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由半威權時代走向威權時代」;但是否意味著港人甚麼都不能做?

戴耀廷仍表樂觀,指要定下中、長期目標為中國和香港的民主發展而努力。他說:「當年『廿三條』立法不成,不是因為民主派在議會內佔大多數,而是因為公民力量,有五十萬人上街示威。」

他建議抗爭者,要繼續堅持,並多做地區工作;把民主理念在地區上實踐,讓更多公民參與。「雖然泛民主派立場不同,但應該團結。在威權統治下要找到突破點,反對力量能團結是很重要的。」

另一講者、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許寶強指出,社會推動民主過程中,要讓市民明白民主的好處,是帶來「Right to Nonconformity(不從眾的權利)」;意旨在大多數人同意下,如何保護少數人的權利。

他舉例指,像早前有新聞指有學生奏國歌時沒站立,而在保障「不從眾的權利」下,要確保這些人的人權、自由不受影響;「確保其學位不會因此被褫奪、不會被判刑或影響人生安全。但現在的政治環境下,是在減弱少數人的聲音」。

威權下仍要敢言  愛與尊重每個人

研討會當天香港氣溫只有十多度,戴耀廷在會上說:「儘管有黑夜、寒冬,但神創造時仍有天亮。香港的民主路是漫長的,過程中可能看不到希望,但我們仍要堅持。」

同場的夏志誠主教勉勵教友指,面對威權時代,正如耶穌面對被士兵掌摑、被比拉多審問,仍會發聲為自己辯護;而作為基督徒,在威權統治下仍要發聲,要並要以耶穌為榜樣,要以愛和尊重每個人。

他最後以《依撒意亞先知書》四十章廿九至卅一節為例,指要信仰上主,無論多累,都能有力量如鷹一樣高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