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真光
主顯節(乙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十 1-6 ∣ 答唱:詠 72 ∣ 讀經二:弗三 2﹣3,5﹣6 ∣ 福音:瑪二 1-12
主顯節一直以來被受東西方教會所重視,一月六日剛好是冬至之後最光明的日子,河水漲滿,這象徵基督是萬民之光,祂的救恩如江河湧到四方。光和水使人想起生命;光茫四射,河水流溢,就像生命不斷地繁衍延續。
散發人性亮光
以下跟大家分享一則真人真事︰二〇〇六年四月六日凱瑟琳(Katherine Commale)看到美國公共電視播映的非洲紀錄片,片中說非洲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瘧疾而死亡。從此,五歲的凱瑟琳將買零食和玩具的零用錢改為買頂大蚊帳給非洲四個小孩用,再從社區開始募捐、到教堂演講、聯絡名人包括球星碧咸和富翁蓋茨,邀請他們出錢出力。到她七歲時,捐贈的蚊帳已救了過百萬個非洲小孩的生命。這展現人性光輝的善良力量,可以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這種就是蝴蝶效應,一點的善心會改變十萬八千里外某個人的一生。一隻蝴蝶拍對翅膀,會影響到世界的另一邊。基督作為萬民之光,就是潛藏在每人的內心。那裡有正直的良心,有真善美聖的渴求,那裡就是降生基督的真光。一位五歲的小女孩為了四位小孩的生活,樂意慷慨奉獻,將人性的光輝照耀到世界另一角落,我們何樂而不為?
基督是真光
聖史瑪竇細膩描述基督誕生的細節,勾起我們對先知和聖經的聯想。三王來朝的那星是自然現象,有人認為是哈雷彗星,但這星光非常配合先知的預言,取自讀經依撒意亞先知書:「耶路撒冷啊!起來炫耀罷!因為你的光明已經來到,上主的榮耀已經照耀在你身上。(六十1)三位賢士, 隨著光耀的星來到耶路撒冷,千里迢迢、歷盡艱辛、來到猶大,再從那裡往白冷。賢士們對救主的渴望沒有因此而冷卻,他們經歷過的挫敗與辛酸, 完全被救主的光與熱所融化。三王的內心從黑暗到光明,縱使他們遇到更多的挫折困難,仍然相信小耶穌正在等待著,帶給他們平安和救恩。我們人生回望過去,經歷高低起跌,有時感到氣餒;或是被過去的我打倒,變得軟弱無力。賢士們的榜樣使我們明白,無論如何,基督真光願意繼續守護,陪伴牧羊人和賢士們走過山野,光照那些不斷尋找祂的人,這就是主顯的真意。
「等我來」精神
在福音中的另一主角是黑落德,他感到惶恐與憂慮,害怕耶穌奪取其權位,所以決意追殺他, 並殺滅全白冷城的嬰兒。相反,賢士們凝視真光, 願意離開宮廷,仰望高天,走出自己的安全區,分享救主降生的喜訊,與黑落德王形成強烈的對比。本人在香港仔工業學校服務,與寄宿生共晉晚餐; 晚餐後都安排不同組別的寄宿生負責「包底」(清潔飯桌,收拾餐具),初時有些宿生不太喜歡,覺得服務沒有趣味,因而斤斤計較。但是,我們的寄宿部有一句口號,就是「等我來」的精神,希望藉此勉勵他們懂得積極服務,走出自己的安全區,主動關心身邊的人地事,使他們的生命,成為真光, 照亮家庭及社會。《尚書.盤庚》 有云:「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小小的火光,足以燒燬大片原野。微小的力量,可以發展成強大的勢力,讓我們傳承賢士們的勇氣和慷慨的精神,把祂的光散佈全世界。主顯節不但提醒我們活在當下,救主照耀我們,使我們昂然踏步,活出生命與希望,也邀請我們在陪伴與關懷兄弟姊妹的同時,散發基督的真光。
- 新禮儀年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和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