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血兒童村與善牧會等 推動全人兒童院護服務

期數
3855
刊登日期
2018.01.05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1 月 07 日 主顯節

(本報訊)寶血兒童村、善牧會及播道兒童之家過去三年合辦全人兒童院護服務「Right Care, Right Time」(2Rs)計劃,三方於早前假灣仔小童群益會總部舉行發布會,分享如何以跨專業評估團隊模式,為住在院舍的兒童及青少年作適當護理照顧,實踐全人醫治的概念。

2Rs計劃於二○一四年開展,為期逾三年,服務三百一十一位三至廿一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共開展二千一百五十個醫療服務。團隊成員包括家庭醫生、精神科醫生、專科醫療人員、心理學家、社工及院舍導師。

2Rs督導委員會主席、寶血會兒童村機構負責人高冠群修女,在剛過去的十一月廿四日的發佈會致辭,她表示,入住院舍的兒童及青少年背後承受著十分複雜的問題,無法融合正常家庭及社會去生活;而透過全人兒童院務服務,「能適時、適切地透過院舍與醫療團隊跨專業合作,為院舍兒童及青少年提供適切的身心靈健康支援」。「Right Care, Right Time」計劃,重點在於「適時」及「適切」地,為有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不同層面的專業輔導。

播道醫院院長陳崇一醫生分享「全人醫治的概念與實踐」時說:「不能單靠一個醫生或專業,而是要多專業的群體去支援他們。」他認為優質的全人治療應從病人角度出發,達到「身心社靈」的整合。

善牧會院舍服務董事歐耀佳醫生指出,普遍社區照顧服務之間沒多連繫,但面對接受院護服務兒童的複雜個案時,需要跨專業團隊照顧模式。他指該計劃以「家庭醫學」為概念,讓特定醫生定時與受助者會面,以能更了解其需要。

瑪利灣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美儀博士分享院舍女童因「心身症」而引發腸阻塞的個案時指出,青少年或會因心理因素而影響生理變化;個案中的女童因長期未能排便,須定期入院洗腸,後來該女童參與上述計劃,在醫護及臨床心理學家配合下終能改善病情。

播道兒童之家社工督導霍永康也認同,整全照顧與及早介入有助兒童掌握學習黃金期;計劃亦能彌補現時因轉介等候需時的縫隙。

播道兒童之家院長羅美珍期望把這經驗帶到全港院舍,推動醫社合作模式。目前全港共有三千多個院舍宿位。現時該計劃與公開大學醫護學系進行研究,進一步引進2Rs模式對院舍兒童的影響及成效。

縮短院童候診時間

善牧會瑪利灣中心院長潘婉玲會前對本報說,不少入住該院的女童,部份與學習障礙或精神問題相關,曾有女童情緒及行為躁動,但排期政府醫院診治卻要九個月以後,「女童因危急狀況而入住中心,但等候醫療需時,根本難以幫她去改善問題」。

她表示,計劃下該中心在三年內共有一百 一十七位女童接受服務,能安排她們定時會見兒科醫生,有女童經評估後再轉介到精神科及在院內會見心理學家,如此雙管齊下能穩定她們情緒。潘氏深信,「當身體不好,身體及心靈也難以健康發展,計劃令女童得到他人關懷,在靈性上也能修補」。

另外,該計劃亦為寶血兒童村共九十三位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服務,院長張銀珊修女會前表示,醫生親身到兒童村與女童應診,讓她們感到安全感,醫生亦可直接查詢女童在家舍的情況, 「過去有女童得悉要見精神科醫生會感抗拒,但這三年間每月均有家庭醫生到院,女童習以為常,亦不會被標籤,無形間建立關係」。

2Rs計劃得到社會福利署携手扶弱基金及陳登社會服務基金會贊助,播道醫院為項目的合作伙伴。(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