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繪本跟孩子談「誠實」

期數
3856
刊登日期
2018.01.12
作者
沙 拉阿姨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1 月 14 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耶穌在世之時,用了很多比喻,讓平常人甚至是沒有甚麼教育水平的人,也能明白天主的道。台灣兒童文學作家米雅老師說過,真理只有一個,但表達和理解的方法,卻有很多,以繪本跟孩子談道,是為了要體貼孩子,讓孩子也能明白。我們從小就教導孩子要誠實,誠實也是天主教倫理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良好而潔淨的良心,受到真實信德的照耀。因為愛德同時發自『純潔的心、光明磊落的良心和真誠的信仰』。」(弟前一5) 

受過良好培育的良心是正直和誠實的。它依循理性,作出符合造物主智慧的判斷。這次我想介紹繪本《The Empty Pot》(圖右),讓大家透過繪本跟孩子談誠實。

《The Empty Pot》講述一位很喜歡花的國王,覺得自己年邁了,於是想尋找繼承人。他召集了全國的小孩子,發種子給他們回去種植,看誰在一年後能種出最大、最漂亮的花,就可以成為未來的國王。阿平(Ping)收到種子後,每日細心澆水照顧,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種子卻不發芽成長。阿平把種子移到另一個盆,給它更好的土壤,種子還是不發芽。阿平的爸爸鼓勵他說: 「你已盡力,已足夠拿去見國王了。」評選的日子到了,阿平看見其他小朋友盆中的植物都枝葉茂盛、繁花似錦,阿平手上卻拿著個空盆子。國王來到阿平跟前,阿平低下頭來,準備接受責備。國王問他為甚麼拿來一個空盆子, 阿平一五一十解釋了,豈料國王高興地宣布:他找到繼承人了。原來他發給小朋友的都是煮過的熟種子,根本長不出芽苗。只有阿平勇敢和誠實地承擔責任、對待別人, 因而得到賞報。

故事淺白地說明了誠實的可貴。再想深一層,我們要說實話,但現實生活中,實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究竟實話要怎麼說,才能既符合天主的道,又合乎愛德的精神? 

「出言不慎,有如利刃傷人;智者的口,卻常療愈他人。」(箴十二18) 

另外,繪本《用愛心說實話》(圖左)講述小女孩莉莉因為一次說謊,被媽媽嚴厲教訓,因此決定以後無論說實話多麼讓人難受,她也只會說實話。莉莉真的說了一連串的實話,包括好朋友露西的襪子上有破洞、同學小威沒有做地理作業、阿德沒錢吃午餐,要向老師借錢等等……到了放學的時候,幾乎沒有人願意和莉莉說話了。回家的途中,莉莉經過白太太的家,白太太問莉莉:「你覺得我的花園漂亮嗎?」莉莉老實說出,她認為白太太的花園很雜亂,到處都是蔓藤和雜草。白太太氣得跳腳。這時候,我們可以問孩子: 

——你認為莉莉說實話對嗎? 

——為甚麼莉莉的朋友、同學,和白太太都這麼生氣呢? 

——如果你是莉莉,你會說出問題嗎?如果要說,你會怎麼說呢? 

故事發展下去,莉莉非常苦惱,媽媽知道以後便告訴她:「有時候,說實話的時機不對,方法不對,或者說的理由不對,可能會讓人傷心的,但是用愛心說的實話永遠不會錯。」白太太也原諒了她,還教導她說:「實話往往像藥一樣難以下嚥, 但是如果用甜甜的愛心調味,就好喝多了。」

這故事正好啟導孩子,我們應說話像智者, 說實話時也同時要療愈他人。

善用繪本啟導兒童系列之九

廣告